环境学院组织召开2020年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
为贯彻落实学校“2020年师德建设月活动通知”相关工作要求,9月23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召开学院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全院大会。院领导、全院教职工及学院新进教师参加会议。
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之一:疫情防控下奋战在工作最前线学院教职工动人事迹总结与回顾。 会上播放了学院自制视频短片《老师,您辛苦了!》,集中展现了学院教职工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开展“云课堂”、“云答辩”、研究生“云招生”、行李“云打包”、“云邮寄”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体现了全院教职工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助力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脱贫攻坚战的良好精神风貌。
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之二:“办一所负责任大学、做负责任的好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学院首先开展新进教师工作导师聘任仪式,提升新老教师“传帮带”教育教学经验传承工作成效。学院领导分别为三对教师工作导师颁发学校聘书。
教研室主任李薇做工作导师表态发言,新加入学院的包哲老师、焦扬老师做自我介绍;学院资深教学科研教授李鱼老师,为新进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之三:环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部署。 学院副院长汪黎东介绍了学院关于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并重点强调一是要开展好课程思政案例征集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发挥好重点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立项;三是创新课程思政元素,做出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课程思政;四是做好课程思政更有显示度的推广和宣传,积极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参加学校和北京市教学比赛并申报教学成果奖。
学院艾玥洁、张岳玲、文涛三位老师分别从科学家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等多维度特色课程思政元素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之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与典型案例学习部署。 学院党委书记王韶华进行相关学习任务安排部署,她指出:一、全院教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疫情期间对一线教师员工的重要指示等文件。二、学院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国家、教育部、学校下发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文件制作了《环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与典型案例》学习手册,以支部为单位下发各位老师开展学习与交流;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重点深入教研室支部参加学习交流。三、学院每一位教师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不断推进学院师德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助力学院发展。
最后,学院希望老师们继续支持和理解北京市以及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要求,自觉做到“教师非必要不出京”,“学生非必要不出校”等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自觉遵守、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表率,自觉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科研、生活安全防控秩序,确保学院师生健康安全。
在学院每一位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与共同努力下,学院将在各项重点工作中逐步取得突破,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使每一位师生与学院同进取、共发展,继续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华电环境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