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法政系举办第十五届辩论赛

本网保定讯:12月7日晚,由法政系团委主办的法政系辩论赛决赛在教八模拟法庭举办。法政系团委书记、18级辅导员张健,17级辅导员张佳怡,法学1801班班主任陈奎,公管类1804班班主任陈雷,法政系各社团负责人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决赛。各院系辩论队队长担任了比赛评委。

经过两个多月的角逐,法学代表队和公管类代表队各有四位辩手脱颖而出,代表队伍参赛。正方和反方针对“佛系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幸福之道”这一辩题展开激烈交锋。正方公管类辩论队认为佛系是当今社会的幸福之道,反方法学辩论队持相反观点。

在立论质询环节,正方明确了“佛系”“幸福”等词的概念。佛系是指一种有目的能放下的生活态度与方式。从个人层面上看,它是个人自由选择权利的表现,是一种自我放松与调节;从社会层面上看,佛系的生活态度能够提高个人的幸福感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反方将“佛系”定义为一种无所谓的、比较颓废的生活态度。他们判断佛系是否为当今社会的幸福之道的标准是佛系是否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长久发展。佛系是自我欺骗的帮凶,使人产生对逃避的依赖;削弱了社会凝聚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对辩和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正方通过17-18年佛系青年幸福指数的调查数据质问反方这部分人在佛系中收获幸福的原因。反方抓住漏洞正面反驳,社会幸福不是个人幸福的简单堆砌,这组数据中仅强调了个人,没有谈到社会。反方指出,幸福是深远持久的快乐,追求的应当是人生价值、社会的幸福,而佛系追求的是当下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正方避其锋芒,指出反方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弥补战略上的失误,蛮力挣扎不如轻装上阵,佛系是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源泉。反方则以佛系是一种逃避的安慰来驳斥正方,认为正方用大量的时间来调整心态,最后极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正方质询,社会中强弱并存,不必强迫弱者负荷追逐。反方则指出弱者继续佛系恐怕无法维持现状,最终将会更加落后。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精彩的辩论与犀利的观点赢得了在座同学的热烈掌声。

在总结陈词环节,反方重申佛系实质上是一种对欲望的压制,是一种自我逃避。这种逃避过于轻松,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利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方则驳斥反方对佛系的定义,重申佛系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而不是一种颓废的生活态度。选择佛系能让忙碌的人更好地出发。包容的社会环境下,佛系是个人的选择与自由。

改后.jpg

诙谐幽默的表演赛后,比赛结果公布,法学辩论队获得冠军,正方一辩赵欣雅和反方三辩赵翔宇获得最佳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