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校区研究生会开展“云端支教 相伴‘童’行”暑期云支教活动
本网保定讯: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的重要举措,响应教育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跨学段融合”、赋能支教与模式创新“互联网+公益教育”的号召,保定校区研究生会组织在校研究生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在阜平县台峪乡子毅学校开展“云端支教,相伴‘童’行”云支教活动。
本次云支教活动历时12天,依托小班教学,共开展文化课和素质拓展课共48节,累计参与学生305人,受到了台峪乡子毅学校师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继承2021年寒假期间“‘疫’路‘童’行”云支教优秀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和校方实际需求进行融合,创新课程设计和管理制度。
在课程设计方面,除了学科知识、普法教育、情绪管理、心理疏导等基础课程外,支教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背景,创意设计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党史学习》等课程,引导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支教团还结合了暑期多雨的天气状况,开设《防汛救灾知识普及》课程,增强孩子们安全意识,让孩子们快乐平安度过假期。
为保证云课堂的高效运行,研究生会支教团负责人刘梦硕、陈萍与台峪乡子毅学校校领导进行线上交流,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地设置支教课程。并强化巡查组和授课组运行机制,把好技术关和教学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四十分钟的小课,每一分钟都值得精雕细琢。教师志愿者秉承“让孩子们学得充实、学得简单、学得开心”的宗旨,在备课之余努力丰富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授课水平,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意识,扩宽思维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收获了一份份真挚的师生情的同时,教师志愿者们也切身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进一步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
云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是华电学子走出校园、走向基层、投身实践、践行青年责任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推动跨学段融合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式,丰富完善“分类分层”的课程类型,落实“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项目共振、价值共生”的融合教育机制,促进中学与大学育人目标和方式深度融合,充分展现了华电学子的使命担当。接下来校研究生会将进一步提高云课堂内容的充实度和针对性,形成云支教“常规模式”,扩大云支教辐射范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全心全意做好云支教工作,切实为受帮扶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为祖国新规划贡献青春,助推乡村振兴,为爱前行,逐梦远航。
审核:陈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