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红色井冈精准扶贫实践团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


本网保定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红色井冈精准扶贫实践团前往井冈山进行了为期九天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该活动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经由院校组队申请、团省委和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审核批准。红色井冈精准扶贫实践团由师生13人组成,机械系团委书记贺运政和辅导员朱瑞带队,法政系李冰水老师做课题指导,自8月18日至27日,顺利完成了各项学习和调研事项。

井冈山行程前夕,团队成员即完成了对实践课题的必要信息收集,认真学习了井冈山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概况与动态,为课题研究打下基础。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2月26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宣布:批准井冈山市脱贫退出,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进入巩固提升阶段。2018年井冈山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6%降至0.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06元,增幅达12%,实现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可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更进一步。

红色井冈精准扶贫实践团于8月18日下午在基地集结,与来自全国各地其他13所高校实践团共同参加了开班式,聆听“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深入学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展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为内涵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1.jpg

全国政协委员、基地党委书记王学坤同志为同学们做了“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的专题讲座。通过王学坤耐心细致的讲解,团队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地特色的“三湾改编”的情景教学,使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当年“支部建在连上”的突出作用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团队管理的有效方法。

体验式教学“红军的一天”,让实践团成员们体能和意志得到历练的同时,体会到军民鱼水情深。在一小时内行走完3.5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并在途中寻找草药和到达指定的五个哨口,最终抵达坝上村完成任务。在行军的过程中,队员们互相扶持,重走革命先辈走过的山路,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在井冈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不易,也让我辈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终点处和老乡汇合并开始自己回合,动手制作红军餐,感受军民鱼水情,深刻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主题讲座活动,由革命先烈的后代讲述抗战时期的陶悉根、龙开富两人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感人至深,激励着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承红色基因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参观毛主席八角楼故居,通过基地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在简朴的八角楼里,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本光辉著作,结合当时历史形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道路,队员们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重温入党入团誓词,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f4a1a0d425ecf04bf655a8a4a31e7a.jpg

参观大井朱毛旧居革命遗址,看到墙壁上残留的清晰弹坑,让我们更加感叹战争的残酷与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黄洋界哨口,看着周边险要的地势与红军战士的战斗简介,不禁生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叹,更加体会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思想精髓。

回望青史问初心,传承精神再出发。绿水青山绘就美好图画,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井冈山依靠红色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是实践团成员时刻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调研,实践团分三组分别走访脱贫攻坚的样板村茅坪乡神山村、荷花乡大仓村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点。

神山村位于井冈山茅坪乡,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神山村已经在全国率先脱贫,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样板村。荷花乡大仓村也是依靠红色文化+旅游模式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性村庄,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团慕名前往,探访这里的农户现状,对村里的旅游业态的模式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帮助村里老人做了清扫卫生等力能所及的工作。

调研发现,神山村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紧扣“井冈桃源、好客神山”的定位,不仅开发了神山谷、双龙潭、水帘洞等景点,还将神山与八角楼、象山庵、黄洋界、红军被服厂、红军练兵场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精品线路,融入井冈山全域旅游。这两年,神山村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民俗风俗,积极争取各类红色培训机构的支持,把村子列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社会实践点,与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干部学院共同推出了“精准扶贫课”,探索了一条“培训在农村,体验在农户,红色旅游助推精准脱贫”的路子。

红色培训也是井冈山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旅游与红色培训的有机结合,极大增强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活力。一方面“以训带游”,红色培训增强了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以游促训”,随着来井冈山的人数越来越多,红色培训不仅有稳定和充足的客源,而且越来越具有规模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践团及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商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协调联系各方资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调研能力。

实践团落脚的地方,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目前井冈山地区培训接待能力最强的机构。实践团对其基础设施、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进行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基地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突出体验教育、仪式教育、朋辈教育的教学理念,开发了“红军的一天”“井冈练兵”体验教学、“三湾改编”情景教学、“祭奠井冈英烈”仪式教学、“学编红军草鞋”实践教学、“红军后代面对面”“革命后代讲家风”互动教学等具有基地特色的系列课程,使课程具有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又富于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在培训中真正地触摸历史、净化心灵、锤炼作风、坚定信仰。目前,年培训学员20万人次以上。挖掘了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并带动了井冈山经济发展,为井冈山的脱贫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值得其他革命老区进行学习借鉴!

从当地政府层面,现在吉安市旅游管理部门正加强与井冈山有关红色培训机构的合作,将参观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区景区(点)纳入红色培训教学计划,积极引客下山。这样既可以丰富红色培训的内涵,又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12.jpg

红色井冈精准扶贫实践团通过多方调研学习,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精神,体会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调研了红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模式,并积极探索将井冈山红色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推广到其他革命老区的可行性。

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13名成员均表示,踏入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之前,红色革命还只是课本里学过的故事,是红军衣帽上闪闪的红星,但来到红色革命圣地,穿上红军服,背上写着“让信仰点亮人生”的红军包,重走红军路,看到刻着烈士名字的纪念碑和千千万万无名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无字碑时,感受到的是井冈山一树一木的力量,一种缅怀历史激励前行的力量,一种保家卫国,为祖国、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力量。井冈之行,收获满满。实践团成员将持续关注精准扶贫话题,主动学习,充分实践,发扬井冈精神,承担历史使命,作新时代有作为的大学生,为国家的扶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