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情系绿色稀土,磁福美丽中国”实践团赴江西、福建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践行祖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征程,7月15日至26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情系绿色稀土,磁福美丽中国”实践团赴江西、福建两省共七个城市,开展红色学习、绿色调研活动。恰逢红军长征85周年,实践团在红色故都重走长征路,进行理论学习,以“求真务实”的调研精神为指引,深入基层企业,调研稀土产业现状及开发污染防治成果,进校园宣讲、探电站发展、入街巷采访,宣传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稀土产业的未来探明一条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用知识做实践之锄,以实践得真知之果。为了给实践之路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团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前期预调研,初步了解国内稀土资源开采及应用现状。
7月11日至13日,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华北电力大学电磁与超导研究所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电机研究所,刘明基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有关稀土永磁电机性能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的问题,沈弘和刘珂鑫两位师兄分别详尽地介绍了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项目和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团队对稀土永磁电机有更深入的认识,明晰了稀土磁材料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性能,开启了实践征程的第一步。同时,团队还前往中国地质博物馆,借助于博物馆的矿物展台,对我国的稀土矿物的种类和分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感受到此次实践的意义重大。
精神引领,理论先行。为做好绿色稀土调研的思想准备,重温85年前红军长征出发时的峥嵘岁月,走好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同行,前往江西苏区进行了红色学习。
7月15日至18日,电院师生赴江西兴国、瑞金、于都等地,深入感悟先辈精神,传承先辈之心。红色故土,绿色学习。实践团参观了革命旧址、听闻了红色故事、学习了苏区精神、体验了重走长征。历史上,面对苏区各地的实际问题,革命前辈们以求真务实、清廉公正的优良作风,与群众密切联系,成功地为革命事业谋出一条希望之路。到了现在,国家面临战略产业革新的重要时期,实践团的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继承好先辈们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基层,才能对社会现状有客观、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上更进一步。
绿色生态的探讨,前进思想的碰撞。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入学习其思想内涵,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引,实践团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7月16日晚,实践团开展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读书交流会,交流会邀请了刘春颖老师、王赟老师与研电1812党支部的杨旭、李扬同学作为嘉宾。此次交流会,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青年一代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也应及时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历史性变化,在工作中贯彻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习和发扬好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社会,带领国家走绿色发展之路。
进企业,察民情。为将长征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用行动与绿色造福中国,实践团从于都开拔赣州,开启了走进企业实地调研的新征程。
7月19日,实践团来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习有关稀土资源开采以及稀土材料加工和应用的有关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金力永磁时,曾做出批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稀土资源有着巨大的应用潜能,也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稀土龙头企业的创新驱动潜力,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稀土相关产业未来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的道路,不论对于华电的莘莘学子,还是对其它各界的从业人士,都将是遥远的漫漫长途,要做好为之长期攻坚、终生奋斗的准备。
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实践团走向街巷、开展基层调研。
7月20日,实践团在赣州市的大街小巷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的形式调研当地居民对稀土的了解情况,途中挫折不断,但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可喜收获。所见所闻,有普通百姓对生态的理解认识,有退伍老兵对当代青年的谆谆教导,有从事科研领域的前辈的高度见解。从众人口中,同学们更清晰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背后的含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7月21日,实践团前往赣州市赣县区红金乡的工业园区和稀土矿旧址进行调研。沿着贡水一路走过,关停整改的企业与周围车来车往、热火朝天的其它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已经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和打击。透过开发区内的活生生的整治案例,同学们感受到了国家在环保问题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鲜明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它直接关乎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关乎着两个百年目标能否真正实现,这需要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青年人,要增强自身使命感、责任感,要勇于担当!”
进学校宣爱国之情,探电站立报国之志。为助力市民提高环保意识,用绿水青山为祖国七十周年华诞献礼,实践团深入学校开启宣讲活动,走进电站进行专业学习。
7月22日,实践团来到江西樟树,走进樟树中学,结合江西省当地具有丰富稀土资源的背景及前期调研情况,聚焦稀土开采与应用,向同学们开展宣讲,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激励他们奋进前行,并以此为祖国母亲七十华诞送上一份独特的礼物。随后,实践团来到樟树市大桥35kV变电站,结合自身专业,调研当地绿色电力发展情况。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大家详细了解了变电所的操控系统与工作流程、风电机组的建设情况以及当地对绿色电力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队员们还手持测温仪,跟随工作人员进行了站点的测温工作,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更真切的体验了变电所的部分工作,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万众创新,科技先行。为了解稀土产业链及其生产情况,实践团从江西奔赴福建,继续深入调研稀土的“前世今生”。
7月24日,实践团来到福建省长汀市的金龙稀土有限公司,进行稀土生产加工园区参观。在参观中,同学们看到了智能制造分立一体化产业流水线,每一件产品,都融入了无数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汗水,同时也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朝着更为绿色智造的方向前进。随后,同学们还与公司经理进行座谈交流,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到现阶段稀土产业仍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其他工业科技产业也是如此。从稀土的前世今生,到中国企业发展的思考,再回归到大学生自身,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万众创新、科技先行的意义,明白了企业发展与个人能力的密切关联。新时代新青年当站在时代潮头投身发展,用知识建设美丽中国!
万里寻钨,心怀远方。为进一步探索福建稀土产业链,实践团前往福建厦门深入调研。
7月25日,实践团继前一日于金龙稀土公司展开调研后,来到了金龙公司的母公司——厦门钨业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在厦门钨业的一天,实践团成员不仅学到了有关钨与新能源储氢材料的知识,还通过工作人员的简单介绍,了解到厦门钨业自1958年其前身建厂以来,带着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历经种种困境与机遇,走过的漫长发展历程。也正是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工业水平落后的小国,一路劈波斩浪,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生产水平领先的巨人,其中正是有着一根一根厦门钨业这样的定海神针为之保驾护航。而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技术潮流汹涌激荡的未来,正需要有理想、有才能的青年一代投身于这样的支柱产业,成为照亮国家巨轮航路的希望之光。
通过此次实践之旅,实践团成员们真正看到了稀土资源巨大的应用潜能,也清晰地认识到了中国稀土龙头企业的创新驱动潜力。近年来,江西稀土已然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培育稀土绿色发展的沃土,做好普及和宣传稀土及其绿色开发的知识,引领更多的青年人投身于稀土产业这一国之重器之中来。在深入基层,走进居民之时,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念,探明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未来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