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语翼搭桥,文化共融——英语系“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本网保定讯:自团中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实施以来,英语系团总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响应、统筹谋划、广泛动员,扎实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机遇、搭建平台。

英语系团总支与保定市莲池区清山公爵城等社区精准对接,成立了英语系“微芒”志愿服务团队,团队坚持以项目化机制推动活动课余时间常态化开展,寒暑假集中式开展,重大活动阶段性开展,以制度化推动常态化,先后开展了“双语非遗润童心”非遗文化宣传、“家校共育,向阳而生”法制宣讲、“小甜橙”英语公益课堂、“双语话佳节”文化体验等活动20余场,吸引近百名社区少年儿童参与,活动被保定晚报、保定市电视台公共频道、“魅力莲池区”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超30余次。

公益宣传: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和谐社区

3月,英语系团总支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为契机,以社区为主场景,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开展了“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和谐社区”公益宣传活动。在“共筑安全家园”消防知识普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将部分在楼道中的违规充电的电动车牵引至楼下的安全充电区,向居民介绍电动车安全消防的重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在“对校园暴力说‘NO’”法制宣讲活动中,志愿者教育社区少年要从小树立法治意识,争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不做欺凌者、不做被欺凌者;遇到欺凌及时求助、勇于发声,不沉默、不纵容、不助长校园欺凌伤害...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也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英语课堂:播种语言之种,激发学习之花

4月,英语系团总支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将社区对专业服务项目的需求与大学生学习实践相结合,开展了“小甜橙”英语公益课堂系列活动。在“十二生肖”主题的课堂上,社区儿童扮演不同的动物,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由来、特点、习性和寓意;在“中华美食”课堂上,社区儿童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志愿者们为社区儿童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英语启蒙课程,通过英语游戏、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形式,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双语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增进情感交流

英语系团总支坚持以项目化推进社区实践,打造了“双语话佳节”节日文化体验特色项目,以双语式、日常化、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引领社区儿童感受节日文化。在植树节,志愿者们开展了“手绘春天,放飞梦想”植树节主题风筝DIY亲子活动,组织青少年踏青、放风筝并学习环保相关的英语词汇,培养环保意识,热爱美丽大自然;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志愿者们组织了“以‘爱’为韵,‘扇’心为孝”致爱母亲节主题活动和“小手绘大爱,弘扬好家风”父亲节主题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制作双语贺卡,用英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加深家庭情感的理解;在端午节,志愿者们策划开展了“双语话端午、巧手做香囊”艾草香囊DIY端午节主题活动,通过制作香囊、龙舟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家长们和社区居民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社区生活也因特色的节日活动而增添暖暖爱意。

非遗传承:搭建双语桥梁,寻找文化根脉

英语系团总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开展“双语非遗润童心”系列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国画体验工作坊中,志愿者们给社区儿童普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类型,如花鸟画、山水画用英文的表述,以及非遗折扇的发展历史渊源与过程并带领孩子们绘制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扇面。在脸谱彩绘活动中,志愿者们介绍了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意义,并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不同角色性格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社区儿童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英语系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在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历练成长,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后续英语系团总支继续扎实开展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展现新时代青年价值,传递新时代青年力量。

初审:王雪

复审:陈亚东

审核:赵萱

责任编辑: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