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法政系开展“绿色乡村因绿兴,法援乡土普法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保定讯:2022年7月中旬,为深刻体悟乡村振兴成效,切身体会生态建设成果,法政系法援乡土实践队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竹巴龙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及法律普及活动,以典型实例探究生态模范乡村振兴历程,了解乡村振兴进展实况,展望乡村发展新方向。

6c415d672e99465ab1a5a80785837aae.jpg

绘绿色图景,焕乡土生机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员们在竹巴龙村村民的引领下前往该村核桃园进行参观考察。参观途中,村民们向队员介绍了竹巴龙村的振兴史。几年前,竹巴龙村还是一座闭塞贫困的小山村,仅依靠巴塘县政府的拨款度日。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竹巴龙村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多次召开村委会议及村民大会,凝聚集体智慧探索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致富经”,“靠山吃山,以山养山”的绿色振兴战略。村民们充分利用起当地闲置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林木业,将一片片荒山开垦为核桃园、果园,不仅使“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绿水”,更为村民们创造了不菲的收入。

志愿援夏收,喜悦映丰年

在竹巴龙村,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当地村民采收应季农作物,感受丰收的喜悦,也在汗水中体悟乡村振兴成果的来之不易。竹巴龙村以全新的风貌证明,绿水青山不仅能靠山吃山,更能转化为金山银山,使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焕发出盎然生机和崭新活力。

9ab8e786c9b749d1946706e4de325f87.jpg

普法入乡土,法治进民心

7月21日,实践队在竹巴龙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村民们介绍了各部法律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并着重讲解了我国宪法商法以及和村民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民法典》,让村民们知法懂法,在售卖交易果实果树的过程中尊法守法用法。经过普法宣传,村民们打破了原有不违村俗即合法的陈旧观念,对商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民法典》有了全新的认识。

d15601604af94b3f9e5a274f5fe01b66.jpg

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实践成员们在普法宣传中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身践于行,在志愿服务中切身体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绿色振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陷于贫困却努力脱贫的乡村的希冀与目标。当代大学生自当响应党中央号召,心怀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经济建设,为绘就美丽中国“山水图”贡献青春力量。

初审:许晶

复审:张佳怡

审核:程利敏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