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学数字化现代化研究成果

本网保定讯:1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大数据技术助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和现代化》为题在第8版整版刊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成员撰写的三篇理论文章,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慧思政”平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智慧思政”为目标的建设经验及成果。

此次刊发的三篇理论文章分别为赵鲁臻、张赛伊撰写的《以技术互通互融 切实解决学生思政需求画像难题》,张乃芳、李书萍撰写的《技术嵌入问题节点 助推教学过程进阶》以及魏彤儒撰写的《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精准测度》。这组文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紧跟时代步伐,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将大数据技术系统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助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和现代化的研究实力。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以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平台,积极探索善用大数据资源,凝练学科特色方向,打造思政育人亮点,以“智慧思政、智慧马院”建设为统领,实施“弯道超车”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专注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课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善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推进思政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方法数字化、思政课评价数字化。学院大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大数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群,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智慧思政”课程,发挥教学名师传帮带作用,以“智慧思政”为目标,以“精准思政”为抓手,实施“精确需求+精准供给+精彩讲授+精细评价”的“四精工程”;借助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打造“慧思政”平台,全面直观地把握学生的行为轨迹和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育和个性化施教,推送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资讯,开展更有效的教学交流互动。除此之外,学院还大力推进思政课评价数字化,基于近五年探索实践,破解了阻碍高校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精准测度的两大“痛点”,该评价方法成功打造出了一套高校思政课评价的优质“指挥棒”,有效地引导了学院教师思政课教学向精准供给发力、向内涵提升用功。

初审:丁宇珂

审核:李红霞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