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爱传递的华电人——记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本网保定讯: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文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刘继兴代表乌鲁木齐市参赛,以优异表现斩获自治区一等奖,刷新了达坂城区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图为我校首批支教团成员赴疆支教
自2011年起,我校正式入选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计划,8年来,由北京、保定两地学生共同组建的支教团累计选派了近百名志愿服务边疆的优秀学子,一起为西部教育发展注入青春活力。2011年,我校首批支教团成员赴新疆达坂城从事支教活动,因当地师资条件匮乏,不少支教团成员担任了几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承担着提升毕业班的成绩和升学率的重任,做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就成了每名支教团成员的初心。非师范生出身的他们脚踏实地工作,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耐心为学生辅导,所带的班级成绩总能名列前茅,得到了当地学生家长及老师的认可。18届支教团,社工1201班的郭少云被评为2017年达坂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图为林弘杨为高崖子牧场的学生们补习功课
为使得偏远地区的孩子同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长期以来,支教团在做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特长,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的明天变得更美好,为当地的教育发展贡献着力量。例如,持续开展“青春足迹”团学讲座、道德讲堂、“和成长对话”主题班会等活动,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方向;陆续开展“壹基金”温暖包捐赠,为当地贫困学生送上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举办图书捐赠活动并在当地成立华电图书角,累计募集资金达40000余元;借助西部游学促进会,带领一批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北京游学;协助当地教育局编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读本》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等。今年5月举办的达坂城区“扎实中国根,做好中国人,共圆中国梦”文艺汇演中,支教团成员群策群力,承担了节目的选拔和排演工作,带领孩子们在舞台上惊艳亮相,各民族学生齐声朗读名家经典,唱响戏曲京剧,成了达坂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图为郭少云与四十中学高二学生进行学法交流
图为十六届支教团在当地开展图书捐赠活动,成立华电图书角
支教团还积极利用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链接学校重点实验室资源,将大学开设的电力电子课程、机器人、航模等知识引入到达坂城,在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科学实践课程,帮助他们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自2016年至今,支教团成员协助当地管理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带领学生独立创作科技作品百余件,很大程度丰富了当地的科学实践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增长学识。
图为王世佳带领孩子们展示制作的科技作品
“志愿了一年,延续了华电学子的善心;奉献了一年,照亮了牧区孩子的明天;相守了一年,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情谊;奋斗了一年,激昂了青春的力量;艰苦了一年,磨砺了昂扬的意志……
感谢支教团,感谢华电。”
这是达坂城区教育局局长白亚丁写给支教团的临别赠言,也是每名支教团成员这一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华电的西部支教团如同在贫瘠的土地上悉心培育的蓓蕾,从一开始的三名队员,到如今累计百名的支教学子,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青春足印。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华电人,“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训深深熔铸于每个支教团成员的内心深处,鞭策着他们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在奉献西部、服务边疆的实践中传递华电正能量,唱响华电好声音!
图为19届支教团协助当地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文艺汇演
在未来,仍会有无数华电学子担起这份责任,将汗水和泪水洒在西部大地,将感动与温暖写满支教篇章,在天山深处将爱继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