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毛卓亮畅论如何品读文学作品

本网保定讯:11月22日下午,毛卓亮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了题为“如何读文学作品兼谈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英语系主办。

image002.jpg

毛卓亮简单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如何阅读文学作品”。他分别从“模仿理论”“实用理论”“表现理论”和“客观理论”四个方面向我们讲述西方文学理论。毛卓亮先从文学作品的起源谈起,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进一步分析,指出文学作品一般是在模仿人与外部的关系中诞生的,例如悲剧就是对某一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他认为,模仿未必要与原物一模一样,不存在的事物一样可以被描写得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性。

毛卓亮通过讲解作品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讲述了“实用理论”。一部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极其重要,好的作品应是具有感染力的。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表明“悲剧的功效之一是使人怜悯和恐惧,从而带来感情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使人向善”这一观点,并强调一部好的作品给予读者的是上升到美学意义上的心灵净化。他引用朗吉努斯、但丁等人的观点,讲解了人如何在品读文学作品时体会作品的内涵,同时指出了文学作品在体现实用性时存在的问题。毛卓亮在解释“表现理论”时指出“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反映”,如早年身患肺结核的济慈在作品《夜莺颂》中流露出忧郁低沉,华兹华斯用诗歌抒发其在革命未果的失落情感。他在讲述“客观理论”时强调“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离,要认真了解作品的过程和效果”,他认为一部作品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兼顾节奏和内容,不能将二者分离开。

最后,毛卓亮教授接受在场师生提问,对于大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的困惑给出了耐心解答。

毛卓亮,教授,留美学者。全国英国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出版过《高级英文散文阅读与写作》《哈滋里特文集》《世界文学术语大词典》《英国文学教程》《英语泛读教程》等书籍,发表过若干学术论文。历任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任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外聘专家,讲授高级散文写作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