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本网保定讯:6月19日,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党支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开展党日活动。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相互学习和交流。
党支部书记安国平结合自己所讲授的英语听说课程分享了“课程思政”案例。该课程第五单元的主题是Well-being(幸福),其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能带来幸福等问题,然后结合学校老师、同学、校友为法政系一位患病毕业生募捐的事例,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尽自所能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心灵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之中。
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索佳谈到,课程思政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外语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会党员教师普遍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树立思政意识,当今的课程思政和中国传统理念中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属于一脉相承。学校近期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暨2020年春季教师集中培训活动,让各位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尤其是周坚书记和王增平副校长的讲座站位高、实用性强,侯丹娟副教授提出的“果泥、果汁理论”更是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认同。与会党员教师表示,将思政融入外语课程绝不是植入广告,而是要将立德树人与外语专业知识讲授有机结合。
很多与会党员教师纷纷结合所教授的具体课程讲述了自己在挖掘思政元素方面的做法。例如:在本学期布置的学生期末Essay(短文)中,要求学生除了突出专业知识运用外还要体现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的担当;在讲解大学英语课文“Catching Crabs”时,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激励青年学子勇于奋斗,坚信“青春是奋斗出来的”;在讲解国外企业星巴克、联邦快递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让中国的茶走向世界”;在讲解“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课程时,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事业。
英语系党总支书记武彦军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和文化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外语和中西方文化的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学习和看待中西方文化,在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使与会党员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努力方向,有效地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和党支部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