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系“焰阳之光”团队赴山西大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保定讯:7月13日至16日,数理系“焰阳之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黄花产业”为主题,通过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重走黄花路,推广科技创新成果——黄花菜蒸煮烘干一体设备,为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7月13日,实践队来到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和“忘忧农场”参观学习,云州区目前共有17万亩黄花,全产业链产值今年预计可突破40亿元。当地的黄花菜产业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蒸煮烘干工艺,还延伸了大量创意产品,如黄花酒、黄花饮料、黄花酱、黄花雪糕等。实践队员对这一株株小小的黄花竟然可以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深感震撼,深刻认识到黄花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7月14日,实践队来到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调研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坊城花,萱工坊”创意园区、黄花产品生产车间以及形形色色的以黄花为特色的产品。通过调研学习,详细了解了当地黄花菜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月15日,实践队前往黄花菜种植基地——聚乐乡,深入菜农家中调研黄花菜的生产和加工现状,详细了解菜农在黄花菜加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黄花菜在阴雨天无法得到及时晒干,会导致腐烂变质,影响菜农的产量和收入。期间,实践队员向菜农们详细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黄花菜蒸煮烘干一体设备,并希望通过该设备帮助菜农们摆脱阴雨天气的困扰,进一步实现黄花菜的增产提效。该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具备的功能得到了菜农们的高度认可。下午,实践队赴花倾城黄花合作社,对黄花菜加工企业做进一步调研。参观了黄花晾晒大棚、花倾城黄花菜博物馆及花倾城公司的大型烘干机器等,负责人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黄花收购、熏蒸、晾晒的加工流程。团队成员也积极向工作人员请教,详细询问黄花菜加工的具体细节,以期获得宝贵的一线资料,以指导团队进一步优化蒸煮烘干一体化设备。
7月16日,团队去往吉家庄,并对吉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少龙进行了采访。此后,在陈少龙的带领下,队员们奔赴黄花采摘地帮助农民开展采摘工作,体会到了花农的艰辛与不易,也更坚定了队员帮助菜农减负增收的决心。
通过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收获满满,不仅收集了大量关于黄花菜生产和加工过程的宝贵资料,而且自主研发的黄花菜蒸煮烘干一体设备也得到了菜农们的一致认可。团员们表示,实践活动结束后将继续完善科技产品,尽快推动产品量产落地,以更好地助力菜农增收减负,为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初审:刘明浩
审核:李金花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