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系党委书记曲涛应邀为全国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研修班做专题报告
本网保定讯:8月24日,由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中国电力出版社、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承办,全国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研修班以线上方式举办。应主办方邀请,以“逐梦双碳,能动报国——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探索与实践”为题,动力工程系党委书记曲涛为研修班做专题报告。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认知、发掘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理工类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一个核心问题。结合动力工程系党委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实践,曲涛就目前开展的重点工作——能源动力特色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情况,从通用案例挖掘、特色案例挖掘和融合案例挖掘三个方面,向参训学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地图编辑器-天鲲号”两个案例,曲涛首先介绍了通用案例挖掘。近年来,动力工程系针对能源动力专业课程与工程应用结合紧密这个重要特点,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成就当中能源动力相关科技成果的运用,重点关注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历史文化、卡脖子技术等,引领学生深刻认识能源动力工程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围绕系史里的科学家和能动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两个重点方向,曲涛对特色案例挖掘中所做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作为1958年建校之初就创立的两大系之一,60多年来,动力工程系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投身国家电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的优秀教师。报告中,曲涛以宋之平教授、张保衡教授为例,讲述了动力前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勇担时代使命,潜心科研攻关,攀登科技高峰的感人事迹。
从引导专业教师和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之美、科学之美和实践之美,为能源动力专业课程思政开展提供理论参和支撑的角度出发,目前动力工程系正在着手,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能源动力相关科学技术的论述进行归纳和整理。报告中,曲涛以“机器和大工业”、“自然力”、“卡诺循环”为例,介绍了动力工程系在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提高专业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融合案例挖掘方面,曲涛以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动力工程系自主开发的《求.索》能源动力特色思政公开课(党史公开课)为例,简要介绍了动力系利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不断胜利的合理性;阐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党史学习教育扎下自然科学之根。
为深入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10月,动力工程系启动“领航计划”,提出:构建具有能源动力特色的“双向二维三层面”“大思政”课程体系。两年来,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形成涵盖《建设导则》、“示范课程”、“研究中心”和“要素库”、“案例库”在内的,具有能源动力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初审:张春明
审核:王栋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