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图书馆举办“观乱世群雄并起,灼古今百味人生”读书分享会

本网保定讯: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培养科学的历史思维,10月29日晚7点,由校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承办的“观乱世群雄并起,灼古今百味人生”读书分享会在二校图书馆二楼清心阁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鲁臻受邀作为主讲,在本次活动中与同学们分享他的读史思考,图书馆老师张轩出席本次活动。

????_20201101095453.jpg

活动伊始,赵鲁臻以习总书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言引入话题,谈到“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引出了读书的重要作用。赵鲁臻提到了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读战争史进行“兵棋推演复盘”,时刻保持对知识纯粹的热爱,结合自己在读《苏德战争史》画地图回顾历史的经历,希望同学们读书跳出功利观,获得超脱现实的境界。

随后,赵鲁臻关注到了个人史观塑造的问题。他结合《史记》中荆轲刺秦故事中的疑点,阐述了历史只能是相对真实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念与现实关怀这一观点,提出在阅读“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历史典籍过程中,“尽信书不如无书”,读者应当带着自己的逻辑与思考去阅读,不被搞噱头的内容所牵引,从而建立正确的史观。

接着,赵鲁臻以通俗、完整、可信为由,向我们重点推荐了《东周列国志》一书。借助这本书的阅读感受,赵鲁臻提出,阅读史书,首先要“读其料”,了解基本史实与人物性格;其次需“品其味”,品味时代风貌和人物操守;最后应“取其营养”,感悟超越人类得失的信仰与坚持。读宋楚泓水之战,体会的是春秋战国下“君子固执守礼”的为人原则;读“董狐头可断,此简不可改”,领悟的是“义之所在,蹈死不顾,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执着与担当;读伍子胥为父兄复仇,思考的是正义目的下方式选择的复杂性;读《墨子》“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立天下”,反思的是在道德困境下的人性考验与抉择。谈笑风生间,同学们在赵鲁臻的引领下走进《东周列国志》,探究历史的发展,品味人物与风貌,思索人世的变迁。

讲解后,同学们踊跃提出自己的疑问,从历史对学习的指导到看待社会现象的立场,赵鲁臻对所有问题详细地逐一解答。答疑结束后,大家热情尚未消退,分享会的气氛就再次被“猜书名”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库,根据主持人给出的关键词句推测书名,轮番惊艳的抢答展现了在场学子们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阅读的热爱。主持人在抢答环节后及时跟进书籍介绍,也让同学们在只言片语带来的神秘感间对书籍内容多了几分了解,大大拓展了“待读书单”。

????_20201101095458.jpg

分享会在和谐的互动中迎来尾声,部分参加读书分享会的同学和赵鲁臻合影留念,并纷纷表示本次分享会传达的阅读态度与历史研究方法会使今后的学习生活受益无穷,希望还有这样的分享体验。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本次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