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5月18日上午,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委员舒印彪院士、黄其励院士、李立浧院士、郭剑波院士、程时杰院士、金红光院士、陈维江院士、刘吉臻院士、罗安院士、汤广福院士、王秋良院士、王成山院士、闵勇教授、李泓研究员、翟恩地教授、崔翔教授参加会议。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毕天姝出席会议。
舒印彪院士主持了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实验室主任刘吉臻院士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师生的不懈奋斗表示感谢。他指出,实验室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遵循需求与问题导向,在学术委员会引领下完成顶层设计,形成稳定且具竞争力的学术方向与研究团队。他表示,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践行开放合作理念,为国家能源电力科技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有力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在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校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他强调,实验室将开启新一轮“十年磨剑”征程,未来将聚焦重大原创性标志成果凝练、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攻坚力度,力求突破,着力打造新能源领域研究高地,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作出更大华电贡献。
汪庆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华北电力大学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各位院士、专家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经过15年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他强调,全国重点实验室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聚焦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推动实验室在体制机制创新、跨学科协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毕天姝教授作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汇报了2024年的主要工作,详细介绍了本年度取得的各项成果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杜小泽教授作了题为“高效灵活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报告。陆强教授作了题为“退役新能源器件解离与高质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的研究进展报告。丁肇豪教授作了题为“算力-电力协同优化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报告。毕天姝教授作了题为“支撑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稳定送出的一体化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报告。
学术委员会委员认真听取了主任工作报告和研究进展报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一年多来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特色,进一步融入怀柔实验室的建设;聚焦基础问题,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人工智能技术、氢能的应用、电力市场理论方面加强布局;进一步探索实验室在有组织科研、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等主要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初审:胥国毅
复审:张洪
审核:彭跃辉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