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我校5位青年教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名单,我校共5人入选。其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延肖何、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赤骋、经济与管理学院加鹤萍3人入选科技新星计划,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仕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胡俊杰分别获批牵头和参与一项交叉合作课题。

2025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选拔经过形式审查、初审、复审等环节,共公示科技新星入选人员155名,资助交叉合作课题105项。本年度我校5人获得资助,创下了学校在该计划申报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一成绩既凸显了学校青年人才队伍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体现了学校服务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支持北京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通过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加大支持培育力度,吸引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才俊加盟我校。学校构建了涵盖省部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学校“创新人才支持与培育计划”青年层次人选及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申报者的培育对象“百人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建立“一人一策”“个人奋斗+团队融入+学院支撑”的立体化培养模式,鼓励青年人才融入优势团队,支持其挑大梁,当主角,在实干中快速成长。人才工作部门不断优化人才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做到人才项目政策培训讲解和项目申报辅导全覆盖,组织人事、科研教学等部门不断完善协同机制,持续加大青年人才培育支持力度,人才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简称新星计划)是由市财政经费支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实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骨干,通过“人才+项目”支持模式,支持其提升科学素养、前瞻性判断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促进其尽快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学校鼓励历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开展交叉合作课题研究,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北京区域发展。

初审:张泽润

复审:徐岸柳

审核:张新娟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