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研修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7月15日上午,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校部、保定校区两地联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举行,5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研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党委副书记徐长亮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英宏主持。
徐长亮代表校区对参加培训的思政教师表示欢迎,对华北电力大学派出的30多名援疆教师及银龄教师表示感谢,并做了题为《扎根新疆 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从办学概况、事业发展与面向未来三个方面介绍了校区发展建设和“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校区毕业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形成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导向,培养了一批扎根新疆、服务基层的优秀人才,为新疆吸引高水平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鼓励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党的治疆方略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在现场教学中体悟石油精神、兵团精神,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给大美新疆带来的巨变,把思政课讲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平强调,此次暑期思政课教师赴新疆实践研修既是深化理论武装、提升育人能力的关键行动,更是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实践。他指出,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把本次研修当作感悟领袖情怀、强化使命担当的“初心之旅”,在研修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解;当作深化共同体意识、上好“大思政课”的“必修之旅”,从学理上把握共同体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当作提升教师素养、锻造过硬队伍的“赋能之旅”,在新学期开始前积极丰富教学储备。他特别强调研修期间要严守政治安全底线、人身安全红线及团队安全防线,为讲好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银龄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荣发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根基、历史逻辑与新疆实践”为题,从文化、历史与实践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讲座深入浅出,引起与会教师的热烈反响。
开班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克一号井、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和黑油山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研修研学。
初审:张心雨 田宇 王莹
复审:侯步蟾 梁田
审核:孙平 李红霞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