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伟大抗战精神”专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2025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校邀请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的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开展专场宣讲活动。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会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及宣讲团成员。1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威主持。

图片1.png

汪庆华对肖峻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对市委讲师团近年来创新形式推进理论宣讲进高校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汪庆华介绍了学校概况和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效。肖峻峰介绍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项目的设计初衷,两大主体项目和七大活动板块。双方围绕理论宣传、理论研究、思想教育、“‘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系列巡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2.png

报告会上,宣讲团7位成员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故事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生动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图片3.png

北京市丰台区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工作者郑然,接过了爷爷郑福来73年风雨无阻的义务讲解“接力棒”,将爷爷的故事和红色信仰继续传递,让历史的回响久久不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林汉京,深情讲述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事,彰显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吴怡萱深情讲述《“731”,不能忘却的印记》,提醒人们历史的烙印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绝不能因岁月流逝而淡忘。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张董的《“挺进军歌”再唱响》,让激昂的旋律重新激荡起不畏强敌的勇气。北京市房山区委党校教师刘金玲,聚焦马安村的两面珍贵锦旗,娓娓道来这个“抗日模范村”倾尽全力支援抗战、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蒙藏学校旧址物业管理员罗通讲述《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展现了回汉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历史画面。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军休所退休军官、战时一等功荣立者王曙光,主动赴西南边境参战,因踩地雷失去双脚,负伤后的他仍以军人标准生活、学习,用一生诠释军人的使命担当。

活动还精心设计了“向英烈和先辈致敬”环节,宣讲团创新采用AI视频形式,让英烈与先辈“穿越时空”,直观见证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既实现了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以“今日中国,如你所愿”的告慰,增强了宣讲精神感召力。

图片6.png

活动最后,由宣讲团张董老师指挥,全体人员起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师生挥舞国旗,激昂的旋律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图片7.png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汲取力量。宣讲员们的讲述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历程,彰显了首都各界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投身强国建设的行动自觉。与会师生深受震撼、备受鼓舞,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2502班杨行健说:“每一位宣讲老师的动情讲述都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精神事迹。作为华电学子,我将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新能源学院新能源类2505班王心旖表示,“历史从不只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指引未来的明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与担当意识依然珍贵,我们需要将这伟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储2501班张倩说:“这场红色专题报告如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将先烈的理想追求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让信仰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负责同志,各学院、沙河院区党委副书记,各学院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初审:赵莹彤

复审:吴薇

审核:王集令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