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1级学生学风建设大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学校中层干部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学校《“蓝色星空”教育计划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2011级学生的学风教育和引导工作,5月15日,学校在主楼礼堂隆重召开2011级学生学风建设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团委书记张瑞雅,教务处副处长肖万里,学生处副处长卜春梅,以及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2011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柴大鹏主持。
大会在由学生处精心制作的学风建设专题视频开始。视频分为“感恩 感念”、“警诫 思考”、“责任 希望”三个部分,主要从学校为2011级学生优良学风创建所做的系列工作、相关学籍数据的警诫与引发的思考、名校学风现状、学校奖助体系与毕业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团员青年提出的学业和成才希望、优秀学生风采展示等角度,对到会的2011级学生给予了警示与激励。
结合视频,柴大鹏副处长就会议召开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他指出,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提出了把“学风、奖助、就业”作为学生工作三大核心的工作思路,通过以创建优良学风为手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
特别是对于2011级学生的学风建设问题,学校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努力为广大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2011级学生入学伊始启动“绿色通道1+1”活动;在去年9月份,为2011级所有学生班级设立了固定的晚自习教室,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开展成绩单寄送工作,特别是在上学期末,学校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2011级学生家长发送假期学习、安全提示短信;在今年开学初,各院系全面总结2011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重点学生进行谈话,予以督促;今年三月份,学生处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专题研讨2011级学生的学风建设问题。
通过与2010级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考试成绩进行比较,2011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国内一流名校的学风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接下来,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热能1009班朱严、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0803班王海东分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朱严同学用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从大一到大二学习态度转变的过程,经过自己的努力,由大一时的挂科、平均分63分转变为大二第一学期平均分93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0分、《工程热力学》98分;2011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王海东同学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和同学们作了交流。
班主任代表、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测控1104班班主任肖运启老师从班主任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鼓励广大2011级同学珍惜学习机会,奋发向上,用自己的努力去谱写人生的辉煌篇章。
接着,各院系学生代表上台签订《学风建设承诺书》。
最后,郝英杰副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郝英杰副书记首先对会议新颖的形式表示肯定。郝副书记认为,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快乐和幸福的人。快乐和幸福有很多标准,作为华电学子,要有更高层次的标准和追求。
针对本次会议,郝副书记希望广大2011级学生思考两个命题,即什么是当代的一流本科生?要成为当代的一流本科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郝副书记认为,要成为当代的一流本科生,有一些标准是通用的,如重视学业、勤奋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引用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的学习情况、希拉里对于读书的执着等经典佳话,郝副书记指出,重视学习成绩是国内外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衡量当代一流本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郝副书记指出,要成为当代的一流本科生,光有学习成绩是不够的。优良的学风不仅体现了自身的学习态度,而且直接反映个人的品质。学业是基础,品格是关键。他希望同学们既要用学业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又不被标准所约束。在重视学习的基础上,要向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学习,做到立德、立言、立行。
在论述当代一流本科生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时,郝副书记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展开。主观条件涉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刻苦程度等。他希望广大同学树立信心,秉承“爱国、爱校、爱专业”的理念,不断激发自身的主观学习潜能。同时,要充分利用目前发达的网络技术、首都的学习资源,主动学习、为我所用。
郝副书记的讲话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在平实的语言表达中引发了与会师生对于学风建设、学业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在广大2011级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相信,只要教学、管理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重视学风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学风建设,我校的优良学风必将在新形势下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