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部举行2013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
9月5日下午,北京校部2013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在主楼礼堂隆重举行。副校长安连锁、党委副书记郝英杰和副校长杨勇平出席了大会,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各院系主要负责人,2013级研究生班主任、辅导员,2013级全体研究生新生14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林主持。
安连锁副校长代表学校对2013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衷心祝贺和热诚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建校55年来建设成就以及研究生教育特色。学校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创新模式,提高质量,校企合作,特色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大学理事会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新机制;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建设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安连锁还介绍了2013届毕业研究生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以激励和鞭策广大新生。
安连锁认为,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旅程中创造学术成果、奠定事业基础的无比重要的时期,希望2013届研究生能够抓住机遇、勤奋刻苦学习,努力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成为大学科研工作的参与者,共同担负起建设学校美好明天的重担,并对新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四是要注重“诚信做人、诚实治学”学术道德修养的培养。
2013级硕士研究生初兰代表全体新生发言,表示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研究生阶段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学习和训练走上科学研究之路,为我国实现国家富强以及“科技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 2011级博士研究生刘斯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和周围研究生同学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帮助新入学的研究生有所感悟和有所收获,并期待新同学能与师兄师姐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杨勇平副校长为全体研究生新生上了第一课,作了题为“从我的科研人生,谈如何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主题报告。
杨勇平首先对读研的目标进行了深刻分析:第一类目标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当科学家,第二类目标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有一定的研究经历,期待更好的工作,第三类则是目标不清晰和明确。针对三种目标,他提出希望,大家都成为第一类人,踏踏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做研究;第二类同学要在获得文凭和学历的基础上,更要真正在能力上有所提升,而第三类的同学尽快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理想。他勉励全体新生研究生要有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要心怀世界、放眼世界,要有在世界的平台上同台竞技的自信。
杨勇平与新生分享了自己求学和科研经历以及多年指导研究生的体会与经验,提出了要加强八个方面的能力建设:第一,尽快完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第二,学会查阅大量文献尤其是要精读文献;第三,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第四,独立思考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第五,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六,要有团队精神,包括协作、沟通、面对研究失败以及正确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第七,要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意识;第八,要有学术诚信等。杨勇平为广大研究生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为研究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迈上科学研究之路指明了方向。
主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宋晓华就有关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
2013年我校共招收研究生2415人,其中博士生189人,硕士生2226人。在北京校部培养的共有1553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后,各院系师生见面会、培养方案制定、网上选课等各项教育工作将井然有序展开,研究生新生将于9月9日正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