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我校承办第一届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会议

7月26日,由全国能源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一届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会议”在大连召开。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刘中民教授,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和大连市领导班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毕天姝参加会议并致辞。

1e98f6f57fc2457ca4063bb573d7b11f.jpeg

毕天姝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与交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同频共振,催生出巨大的创新需求,希望通过本届大会的交流和讨论,协同全国能源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的跨校合作,共同推动建立“企业人员驻校授课、师生团队入企研发”双循环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两大体系的深度融合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f5d3e2f4d0ec4489aba94f2eeed2d1a8.jpeg

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教授和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靳晓明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科技外交官之家”共同授牌。

5e5ade0c158d445d98a8168fd7aa1efa.jpeg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交通和城市部主任Urda Eichhorst等17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国际科技合作、跨领域协同创新、交通自洽能源以及行业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与分享。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3299160412818215793&skey=@crypt_5770c03f_4c97387676078a47c5798485d1b1189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在圆桌对话环节,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教授、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王同军等5位专家学者围绕“交通能源自洽化的路径与战略技术方向”,聚焦交通能源自洽化过程中的标准统一、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跨行业协同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a5455b007b144e73b718697a2665c3cf.jpeg

在中德交通能源融合对话中,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毕天姝,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靳晓明,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教授,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教授Ing. Ömer Şahin Ganiyusufoğlu以及来自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国德国商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宝马集团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德绿色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毕天姝指出,学校现拥有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8个“111”引智基地,并与柏林自由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德国1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被科技部认定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未来学校将以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与德方合作伙伴共同聚焦交通能源融合等绿色技术,共同推动绿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合作。

7b1ac4ee9a6cfdc206f81ae024e4efa(1).jpg

在创新成果发布环节,我校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程鹏,代表全国能源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发布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2025)》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交通能源融合网的核心理念与内涵,指出交通能源融合网是落实国家双碳部署、推动交通行业深度减排的重要路径。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8513383377322061465&skey=@crypt_5770c03f_4c97387676078a47c5798485d1b1189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本次大会设置“氢基绿色能源与交通融合技术”“新能源轨道交通融合供电技术”“交通系统的新能源利用技术”等16个专题论坛交流,共收到学术论文200余篇,内容涵盖交通能源融合的政策机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核心领域,集中展现了行业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探索。

在本次大会期间,全国能源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举行全体会议,在华北电力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11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新增兰州大学、东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连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新疆大学为新增成员单位。经联合体全体成员一致推举,全国能源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秘书处设在华北电力大学。

经全体成员研讨决定,武汉理工大学担任全国能源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联合体第二届轮值主席单位,并承办2026年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会议。

04704b997bd8bf4e649403331ceeebd(1).jpg

同期,召开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能源与交通融合专业委员会一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专委会主任委员贾利民教授主持会议,副主任委员以及13位委员、秘书处成员参会。贾利民回顾了专委会成立的初衷与使命,阐述了专委会在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定位,强调了专委会作为国际化专业平台的责任担当和前瞻性思考。经全体委员会一致同意,能源与交通融合专业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华北电力大学。

75343529cbb34616b72061676de195c8.jpeg

作为聚焦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第一届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会议的召开,不仅为行业精英搭建了思想碰撞与合作对接的桥梁,更通过前沿探讨、成果展示与国际联动,持续深化协同创新,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为全球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a2d4871db5c44095bc2dbad2a582bee1.jpeg

本届会议以“融合创造未来-新能源驱动的交通”为主题,旨在聚焦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创新实践,共同探索融合交叉领域的新动向、新业态,切实增强跨域融合的协同创新。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全国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等500余位代表线下参会,2000余人线上参会,共话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与技术前沿。

初审:郭玉聪

复审:吴学辉

审核:乔开文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