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2025 年寒假,华北电力大学青韵寻根实践队怀揣着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的热忱,踏上了一场为期一月的文化探寻征程。王子欢、杨烨、崔耀仁等八名队员,背上行囊,奔赴祖国各地,一头扎进年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海洋,只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传递得更远。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年俗文化更是岌岌可危。为响应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青韵寻根实践队毅然出发,用脚步丈量文化的厚度,用真心感受文化的温度。队员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走进热闹的集市,坐在村民的炕头,与当地居民唠家常、聊传承,挖掘出深藏在民间的年俗、传统技艺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为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队分组行动,分别前往山西省大同市、吉林省松原市、河北省安新县等多地,每到一处,都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文化之旅。
山西省大同市:古都年韵,烟火藏古今
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古城东南邑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队员们穿梭在明清风格的古建筑间,抚摸着斑驳的墙壁,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年货市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摊位,摊主们热情地吆喝着,空气中弥漫着炒货的香气。舞龙舞狮的队伍路过,彩绸飞舞,锣鼓喧天,队员们也跟着人群欢呼雀跃。夜晚登上大同城墙,花灯亮起,那璀璨的灯光映照在队员们兴奋又感慨的脸上,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传统年俗正以新的姿态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大同佛窟
队员薛佳妮调查佛像
队员薛佳妮来到大同古都
吉林省松原市:东北年俗,乡村年味
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平凤乡,队员们走进村民家中,系上围裙,和村民们一起剁馅、包饺子,听着长辈们讲述发纸习俗背后的故事,手中的饺子皮仿佛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走访农户时,队员们看到村民们为乡村振兴付出的努力,也深刻认识到传统年俗在凝聚乡村情感、传承乡村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队员姚淏瑞体验折发纸
河北省安新县:家乡年味,温情记忆
回到河北省安新县,队员们一头扎进庙会,看着熟悉的舞龙舞狮表演,儿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品尝着久违的传统小吃,那熟悉的味道让他们眼眶湿润。正月十五放河灯时,队员们和家人一起写下心愿,看着河灯缓缓飘向远方,他们深深体会到,年俗就是维系家庭情感的那根无形的线。
采集年货
舞狮
庙会
放河灯
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各地年俗,还将文化带回社区。他们精心策划情景再现,生动演绎传统年俗;开展社区宣讲,分享实践中的点点滴滴;组织互动竞赛,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队员们在调研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文字、图画和影像资料,这些成果不仅是他们实践的见证,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连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在现代化浪潮中,许多传统文化习俗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坚定决心,未来将继续守护文化根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原文链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