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河青新闻网】“文萃寻根,语传华夏”实践队:探寻三地年俗,坚定文化自信底色

本网2月5日讯 春节前夕,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文萃寻根,语传华夏”实践队积极响应“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号召,深入家乡山西运城、山东济南、浙江衢州,开展年俗年味收集实践活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山西运城,实践队员刘轩青穿梭于热闹的街巷。运城市井中,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像是点亮了新年的希望,喜庆氛围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刘轩青来到集市,置身春联摊位的海洋,仔细挑选着对仗工整、寓意美好的春联。他看到,老人们一边挑选,一边向晚辈讲述着春联背后的文化寓意,传统在口口相传中延续。

回到家中,刘轩青跟着长辈炖肉,肉香随着时间的炖煮愈发浓郁。他了解到,这炖肉的秘方是家族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每一种调料的配比都饱含着对新年团圆的期待。

贴春联时,刘轩青亲身体验着将祝福与希望贴在门上的喜悦,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传统的新年仪式,希望能将运城的年俗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山东济南的实践队员李畅走进当地居民家中,深度体验传统年俗。

包花馍是济南过年的重头戏,李畅与居民们围坐一团,参与花馍的制作。从揉面的劲道,到发面的耐心等待,再到塑形时的创意发挥,李畅一步步感受着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大家将面团变成象征吉祥的龙凤、寓意丰收的麦穗等造型,蒸熟后的花馍洁白如玉,造型精巧。除了花馍,李畅还参与到炸食物的环节,炸藕合、炸丸子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在包饺子时,大家分享着不同的饺子包法,欢声笑语中,新年的温馨与幸福愈发浓烈。李畅将这些珍贵的瞬间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计划在社区宣讲中分享济南的年俗文化。

浙江衢州,实践队员孙岚漫步在古街古巷,探寻独特的年俗文化。衢州的民居窗户上,精美的窗花引人注目,这些窗花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在纸上栩栩如生,为新年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孙岚跟随居民前往寺庙祈福,在袅袅香火中,她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衢州的祈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先辈们对平安、幸福的追求。孙岚通过拍摄短视频,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衢州年俗,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全身心投入,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他们深入街头巷尾、百姓家中,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亲自参与到各项年俗活动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尝试,都是对传统技艺的研习与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传统技艺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每一道炖肉的工序、每一个花馍的造型、每一幅窗花的图案,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队员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守护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让古老的年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原文链接:“文萃寻根,语传华夏”实践队:探寻三地年俗,坚定文化自信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