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校地联合!“电流贯古今 赤心护万家”思政主题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校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同时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7月4日至5日,由河北省教育厅指导、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牵头策划实施的“电流贯古今 赤心护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在邢台市威县贺钊小学顺利开展。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邢台学院等高校学子参与其中,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电力安全为纽带、产业研学为延伸,构建起“思政教育+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的立体化育人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分层课程点亮童心,精准赋能乡村教育
三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为贺钊小学近百名儿童打造了“知识传授+技能实践+价值引领”的分层课程体系,涵盖多元教学内容:体教融合课程中,创意“扭扭棒”结合武术演变史讲解,融入抱拳礼文化、拳种认知及互动竞猜,以《闻鸡起舞》故事升华精神;防溺水课通过案例对比导入,系统讲解后开展CPR演示、救生器材教学及模拟游戏,辅以安全承诺书签署和公益短片,强化“珍爱生命”意识;聚焦“电力传承”,开展电力发展宣讲,引导孩子们绘制电力元素漆扇与风筝、参与科技小制作,同时融合用电安全与艺术创意,借助AI科技观影活动深化安全理念。
专业实践扎根基层,筑牢民生安全屏障
实践团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行动,分组深入村民家中开展用电安全“体检”。在专业电工指导下,师生们排查线路老化、插座超负荷等隐患,用方言讲解危害并制定整改方案,形成“理论+实操”闭环服务。贺钊小学师生协助沟通记录,构建起“高校技术支撑+本地师生协同”的特色模式,让专业实践在乡村落地,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研学探索振兴路径,感悟乡村发展脉搏
实践团队走进君乐宝乳业威县基地,参观自动化生产线、智慧牧场,了解奶源追溯系统和就业扶持计划。通过企业负责人讲解,学子们见证“一头牛”带动“一条链”的产业奇迹,深刻理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基础”的内涵,直观感受乡村振兴多元路径,坚定用专业服务社会的决心。
爱心传递多维赋能,助力儿童全面成长
活动期间,三校师生为贺钊小学捐赠文具读物、运动器材等物资,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此次实践以安全教育为切入点、产业研学为延伸,构建起“安全防护-科技启蒙-价值引领”的三维体系,全方位助力乡村儿童成长。
本次实践是高校服务地方、协同育人的生动探索,创新了“思政引领、专业赋能、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育人路径,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平台。未来,各方将持续携手,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