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华北电力大学机关党委学生处党支部:“一融双高”培育时代新人,“能源报国”书写学工担当
华北电力大学机关党委学生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深化“能源报国”思政育人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为教育强国、能源强国建设培育时代新人。
学生处党支部
一、坚持固本强基,提升支部建设“战斗力”
支部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着力点,以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学习制度为抓手,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的“1+4”组织体系,将30余位党员划分为4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成员涵盖不同科室教师,定期围绕党建及业务工作开展交流学习,有力打破“党员多、业务广、集中难”的现实困难。完善支部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即重点任务每年一清单、工作计划每学期一张表、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一简报、学习参考意见每月一指导、党小组领学活动每周一落实,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形成“五位一体”学习制度,丰富“个人自学、集体研学、参观践学、示范领学和支部联学”的学习形式,每季度评选表彰“优秀领学人”“学习模范”,促进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支部党员政治素养全面提升、支部建设全面过硬。支部通过学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验收,获批学校首批“一融双高”示范党组织培育创建单位,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支部党员荣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支部所在部门获得“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党支部“1+4”组织体系
二、深化“一融双高”,提升学生工作“推动力”
构建以“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支队伍、四条主线”的“一融双高”工作体系,推动支部建设和业务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全面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学工干部”三支队伍建设,推进“名师班主任”制度,实施“新时代学生引路人计划”,建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搭建辅导员“发展保障、成长学习、工作研究、示范引领、工作协同”五大平台,提升三支队伍的政治素质和育人水平,形成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把握“安全稳定、学风建设、高质量就业、综合素质发展”四条主线,聚焦“抓学风、促就业、强队伍、树品牌、保安全”重点任务,融合育人资源、深挖育人元素,连续7年面向广大学生实施“时代新人培育计划”,横向上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打造品牌活动,纵向上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实施全过程育人计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工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业辅导优秀案例”二等奖、北京高校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特色工作奖”、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奖三等奖等荣誉,一次性通过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规范化建设单位验收。学生个人及组织涌现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典型。
新生班主任工作会暨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聘任仪式
时代新人培育计划
三、聚焦学校特色,提升铸魂育人“引领力”
结合学校能源电力特色,深化“能源报国”思政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投身能源强国建设。构建“学颂研行”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打造“能源报国”师生宣讲团、“能源报国”青春榜样先锋班、“沿着总书记的能源足迹”暑期职业体验等育人品牌,校院两级年均开展“能源报国”主题育人活动600余次,覆盖全体在校生。涵养学生社区“能源报国”育人生态,推动“能源报国”育人资源下沉“一站式”学生社区,年均开展“青听思想汇”思政微课堂、“能源报国”青年说等育人活动200余场,组织专家学者、专任教师、辅导员、学工干部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打通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建强“华电学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制作产出多个浏览量过万的育人作品,提升思政教育的温度、广度和深度。
“能源报国”思政教育活动被人民网、光明日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能源新闻网等官方媒体报道10余次,相关工作成果获得教育部“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近十年,学校毕业生投身能源电力行业人数超过1300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46.23%,培养出两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先进个人名单特等劳动模范等优秀校友。
“沿着总书记的能源足迹”暑期职业体验活动
未来,支部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要求,聚焦“教育强国”“能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业务发展,培养心怀能源报国志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好“教育强国 学工何为”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