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中国电力报】新生课堂!来一堂最硬核的专业基础介绍课

10月10日,华北电力大学主楼礼堂里座无虚席,今年刚入学的807名新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他们的专业基础介绍课。

讲课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他已连续19年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新生讲授专业基础介绍课。每次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道谢时,刘吉臻院士总是说:“我是一名教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对同学们成长有帮助,我还会一直讲下去。”这门课程也被华北电力大学的师生们称为“最硬核的专业基础介绍课”,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不变的是刘吉臻院士教书育人的初心。

据了解,刘吉臻院士四十多年专注于发电厂自动化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他牢牢把握本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埋头苦干,勇于创新,攻克了一次又一次关键技术难题。2004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我国最大容量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

刘吉臻院士结合自己求学、教学、科研和海外访学的经历漫谈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告诉学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从入学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大学学习好、生活好、状态好。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激发兴趣,才会热爱专业,在专业领域上有所成就。”他告诉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并强调,“教育的真谛就是用爱去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使之发扬光大”。

刘吉臻院士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能源革命与科技发展大趋势、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华北电力大学的一名学子,有责任有义务了解国内外能源科技发展态势。刘吉臻院士要求同学们把做人、做学问统一起来,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承担起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以电力为中心的国家能源转型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刘吉臻院士还详细介绍了控制与计算机学科发展的系列前沿问题,鼓励同学们不同专业之间虽有差异,但并无好坏,只要有扎实的基础,每个人的未来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有人说为新生讲一次课是容易的,可他十九年如一日的坚守确是难能可贵的。刘吉臻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北电力大学精神和“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每年讲授的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将新理论、新技术和他本人参与的科研项目新进展等,充实到讲课内容中,使学生了解到学术前沿问题和最新进展,在学生入学时种下一颗科研报国梦想的种子。

刘吉臻院士重“言传”更重“身教”,是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师德师风教师的典范。“他亲身经历了新中国能源电力行业从弱向强的发展转变,亲手推动中国电力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科研报国的践行者、中国能源电力快速发展进步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他讲专业介绍课,站得高、看得远,注重对学生做人与做学问两方面的教育,善于发现和调动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们走进大学就树立远大理想,立下报国之志。”该校控制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孟大伟同志如是说。

原文链接:新生课堂!来一堂最硬核的专业基础介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