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学生在北京市2011年人文知识竞赛半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1月12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等协办的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半决赛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行。12支团队从初赛的62所高校、12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半决赛的参赛资格。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人文学院蒲志斌、马天威、邱小鹏、陈巍、许璐等五名同学在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马冬老师的带领下成功进入12强,并代表我校参加此次半决赛,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于上午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此次半决赛由担任本次竞赛的各专家评委出题,试题包括古诗创作,知识问答,即兴说理和人文演绎四大环节。各个环节的题目紧扣人文历史知识,跟随时代的脚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古诗创作环节提取了北京精神中的“包容”一词,根据对该词的理解创作一首古诗,七五言不限,考察同学们对作诗格调韵律的熟习和理解反应能力。我校代表团蒲志斌,陈巍和马天威同学所做的《秋岁望帝京有感》一诗,气势磅礴,立意新颖,对仗押韵,得到了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的极高的评价。
第二部分知识问答,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在必答的一个小题环节中,我校团队以六队中唯一的答对者赢得了场下观众和评委热烈的掌声,这足以反映出我校学子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扎实,并最终获得必答部分第一名。抢答部分,清华大学学生充分展现了其惊人的抢答速度,名次遥遥领先。
即兴说理环节,我校马天威同学围绕“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关系”的主题滔滔不绝阐述其观点,得到了王玉萍教授的好评。
人文演绎为最后一个环节,同学们尽情的展示了其的表演才华,道具服装齐备,动作表情到位,故事情节精彩,根据二十四孝的故事,选择了其中一个进行具体演绎,得到了专家评委和观众评委的一致好评。
至此,半决赛的第一场圆满结束。六所高校代表团经过一个上午激烈的角逐,已经分出了高下,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也给出了可观的分数。清华大学以总分802.4的高分摘得上午场的桂冠,我校代表团以711.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第三名,仅次于北京语言大学717.82分。
赛后,马冬老师队整场比赛进行了总结:“本次比赛,虽然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么多团队中胜出,进入半决赛,并在半决赛又取得了如此令人可喜的成绩,这足以证明我们人文学院学生的实力和水平。希望我们能够再接再厉,争取在决赛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