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我校召开2025年社科项目申报指导会

2025年1月8日和10日下午,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2025年度社科项目申报指导会。会议总结了2024年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成绩,并针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了部署和动员。会议先后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庞金友教授、民革中央调研部二处处长吴金华和北京市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

微信图片_20250114114311.jpg

微信图片_20250114114326.jpg

科研院副院长张凯首先汇报了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和立项情况。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两年获批超10项,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刘敦楠教授获批重大项目1项,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姚建平教授获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首次突破10项,国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华电力量。

随后,四位专家分别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和地方决策咨询类项目的申报策略与实操进行了深入讲解。

高正礼、庞金友从评审专家视角,详细解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核心要点,重点讲解了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研究内容的创新性表达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设计。围绕如何提升申报竞争力展开,从政策导向、学术团队建设到跨学科研究融合进行了全面剖析。结合自身申报与评审的经验,为教师们分享了具体的写作技巧与成功案例。

吴金华和北京市相关专家从智库管理者的角度,为各位与会人员分析了写作范式,分享了咨政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尤其针对行业型高校教师如何结合特色优势转变学科思维提出了指导建议。

微信图片_20250114114332.jpg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贴近实际,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下一步课题申报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强的信心。

会议最后,科研院解读了校内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支持政策和2025年各类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并就申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答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科研院将延续之前的支持政策,为相关学院按学科配备辅导专家做好全过程申报指导工作,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初审:贾硕一

复审:张 凯

审核:乔开文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