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举办“综合能源系统检测与调控技术”论坛
本网保定讯:4月25日上午,自动化系举办“综合能源系统检测与调控技术”论坛。论坛邀请了天津大学王超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王江江教授、中国电科院李涛永教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韩超高工作报告。此次论坛由科学技术处(保定)、自动化系、保定市综合能源系统状态检测与优化调控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
王超以“应用于流化床测量的电学层析成像研究”为题作报告。他在简述流化床测试的重要性以及电学层析成像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完成的科研项目,介绍了针对磁性催化剂的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使用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的测量思路,并重点针对基于TMR的磁导率EMT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讲解,探讨了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王江江以“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规划方法与运行调控”为题作报告。他阐述了构建冷、热、电等不同形式能源在生产、传输、消纳等多环节协同优化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所需。他谈到,由于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存在多能流、多模块、多路径、多过程以及系统复杂的特点,同时设计难度高,且系统内存在多惯性尺度、非线性耦合、源-储-荷响应不匹配以及源-荷变化和负荷波动等问题,因此需要高效的设计方法和灵活的调控策略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通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和稳定运行。
李涛永以“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为题作报告。他谈到,电动汽车发展对促进国家能源转型意义重大,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6亿辆,动力电池容量超40亿千瓦时,超风光日均发电量的60%,对新型电力系统挑战和机遇并存。他强调,统筹车网互动关键技术突破与重大示范工程布局,通过高效、安全信息交互,可以对大规模充换电设施实施感知和控制,推动充换电网、配电网、交通网的协同科学布局和安全互动。
韩超以“电力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的思考及综合能源发展趋势展望”为题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十五五”及中长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电力需求、电力供需形势、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电力流优化布局和电力互济、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发展思路。聚焦综合能源供应链横向贯通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进一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多措并举推动实现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并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综合能源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此次论坛为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了力量。
初审:董佳倩
审核:石立宁 田亮
责任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