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措并举深耕红色沃土培育时代新人

编者按: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广大学生中持续推进“时代新人培育计划”。2024-2025学年,学校以“青春奋进 能源报国”主题开展时代新人培育计划,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并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育人工作。

4f50c26effa1c4fd63b44ad3d13718fc-sz_1004161.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办学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青春奋进 能源报国”主线,筑牢思想基础,深化校企合作,传承华电精神,潜心钻研,躬耕实践,鼓励学生在能源电力行业领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为国家和行业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培根铸魂,筑牢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教育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党史及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深刻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举办“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鼓励学生以学生视角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加深受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持续建设“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主题展”“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展”,引进“旗帜领航创伟业 抚今追昔感党恩”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展,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行业到个人的党建思政递进式展览矩阵,培育能源电力时代新人,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和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作出新的贡献。组建研究生公益讲解志愿服务队,设立讲解预约机制,创新引入机器人讲解,让人工智能服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图片1.png

躬耕实践,深化校企合作

学院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涵,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双碳”理念等重要论述的学习理解。邀请专家来校作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电力工业——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10周年”的报告,全方位体悟新战略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战略性,进一步加强师生主动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意识。组织师生走进国网新源十三陵蓄能电厂,近距离见证“点亮首都北京的最后一根火柴”的国企担当。组织学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山西瑞光热电有限公司,深刻领会节能减排理念。与能源电力企业联合设立实习岗位,组织学生开展“能源报国”宣讲活动,制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微视频,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图片2.png

饮水思源,传承华电精神

组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我校离退休第三党支部共建,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述学校筚路蓝缕的建校历史,了解学校在困境中诞生、曲折中前进、奋斗中崛起、发展中辉煌的光荣岁月,让学生从校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体悟“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增强新一代华电人的使命与担当。组织筹备“能源电力行业的脊梁——优秀华电人事迹展”,将学校知名科技工作者、全国劳模等为国家和能源电力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华电人的事迹集中展示,让广大学生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力量,激励他们在能源电力行业勇攀高峰、创新进取。筹备拍摄“华电记忆”口述历史项目,通过采访校友、教职工等,记录华电发展历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华电精神,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源电力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图片3.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一系列举措,在“青春奋进,能源报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整体性布局、体系性推进,充分发挥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代表的行业资源优势,潜心培育,润物无声,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初审:孙笑宇 赵莹彤

复审:侯步蟾  吴薇

审核:王集令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