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梁平教授应邀担任第六届京津冀司法协作交流会点评专家

6月25日,第六届京津冀司法协作交流会在河北承德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茅仲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最高法、河北省、承德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京津冀三地法院干警代表参会。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梁平教授应邀参加,并担任第三单元“司法协作机制的完善”主题研讨的点评专家。

dfe478a5241e2cee41dd628dab3c19df_unpub_9ea83526fdc149a293b543e7c03010a8.jpeg

会议开幕式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茅仲华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讲话。围绕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矛盾化解,做实定分止争,以京津冀司法协作实效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张军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董晓宇致辞。北京高院院长寇昉、天津高院院长李静、河北高院院长黄明耀介绍了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并签署《司法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02473dabf0d849df8c124bbafa2c0634_unpub_e8f10bf5944846f6962893c9036050d7.jpeg

交流研讨分为“服务大局中的司法协作”“审判执行中的司法协作”“司法协作机制的完善”三个单元,京津冀三地法院15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每个单元由2名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和1名高校学者进行点评。

第三单元5位学者分别围绕京津冀“异地审判”“联动调解”“司法审判数据会商”“防范违规异地执法”“涉外审判协同”等进行汇报。梁平表示,每位学者立足司法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展示了京津冀司法协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实用性。她指出,应当紧扣“机制”这个核心,对每个主题所涉及的现有机制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成因等进行深入的实证考察和论证分析,从机制启动、程序对接、实体运行等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质实效推进京津冀司法协作提供可复制的样本和经验。

5f84717ad8ea3c8dde6c2c5cdc5d3970_unpub_b01db66aca8444f4900d9be5c6fd68fa.jpeg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京津冀三地法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拓展司法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为京津冀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我校梁平教授多次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京津冀司法论坛”“京津冀司法协作交流会”并担任点评专家,是对我校法学专业在司法制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研究的认可和肯定。着眼于“立足主流、行业特色、能源领军、国内一流”新的发展定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与实务部门的全方位合作,持续巩固和增强传统学科领域研究优势,努力开辟和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人文社科力量。

初审:徐颖

复审:赵旭光

审核:梁平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