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举办教育教学发展系列活动

本网保定讯: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近期连续举办“华电大讲堂”教育教学报告会与教育教学发展研讨会,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传经送宝,为电子系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注入新动能。

首先是专题报告,“华电大讲堂”教育教学报告会在教五102举行。本次报告会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和北京市首批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侯建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由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主任韩东升主持,系内全体教师参与学习。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党委书记江卫春在开场致辞中,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长期支持电子系教育教学工作。他强调,教育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提升教学水平是教师的核心任务,希望全体教师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专家经验方法融入实际教学。

王志军教授以《强化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题作报告,指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需聚焦工程思维与实践能力。他阐释了工程思维从基础到高阶的递进逻辑,结合实例展示其融入教学的方法;还提出依托真实工程场景,以项目驱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侯建军教授以《课堂教学方法新解析—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为例》为题,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课时压缩与技术迭代的挑战,分享创新思路,提出“核心概念+拓展应用”的层次化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实验与理论融合,为突破教学瓶颈提供方案。

报告后,两位教授与现场教师互动,就青年教师工程思维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进行指导点评。韩东升总结时称,专家分享为教师打开了教学新思路,希望大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实践。

其次是专题研讨,教育教学发展研讨会在教三212召开,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侯建军教授、霍炎教授受邀出席指导,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主任韩东升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系副主任吕安强主持。

霍炎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数智化赋能的模拟电子技术——以小信号共射放大电路为例”的专题报告,结合教学实例,从课程内容数智化案例构思、元素设计及赋能教学设计案例等方面,剖析数智化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路径,分享智慧教学思考与感悟,为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baf513c183182c68c56495f40d85267 - 副本.jpg

王志军教授聚焦AI与教育融合,从AI助教、助理、伙伴、训练集四维度,阐释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引发了教师对教育本质与技术应用的深层思考。

随后,电子系与会教师围绕教育教学进行汇报,与会专家进行优化指导。专家建议,培养方案制定要结合学校特色,明确差异化目标;专业建设需完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教学中要用辩证思维融入思政元素,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强化学科竞赛引领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吸收专家建议,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为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初审:黄怡然

审核:吕安强

责任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