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学校持续助推本科生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倾听,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或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提供与其阅历、年龄等相适应的解决方案。”“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不要过早的贴标签下结论,因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只有精神科医师才能为精神障碍者诊断”这是在“季节转换与学生心理呵护”专题培训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袁萌老师给班主任们的工作建议。4月6日起,学校正式启动了本学期“相伴成长,共筑梦想”本科生班主任系列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袁萌与来自各院系的班主任老师交流分享了春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他首先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层级入手,介绍了不同心理状态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类心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培训中,袁萌重点介绍了因季节转换可能带来的一些一般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典型特点和预防、处置手段。在应对具体的心理问题上,袁萌也给出了一些通用的手段和技巧。如在和抑郁症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要接纳学生,注重共情和倾听,通过陪伴、关注及帮助学生挖掘自身资源等方式尽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结合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要求,对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梳理。

根据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特点,袁萌还重点介绍了院系心理转介工作流程。帮助班主任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同时引导班主任充分利用好班级心理委员、院系心理辅导员等资源,协同开展心理工作,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会上班主任老师还就工作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及工作困惑与袁老师进行了探讨。

班主任是学生班级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本科生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名师班主任”工作内涵。为构建符合高水平大学水准的学生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实效,厘清各岗位职责,将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工作做细做实”的理念落到实处,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的基础上,设计印制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手册用文字、表格、框架图、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整理。目前,《班主任工作手册》已成为班主任办公室案头一部成用的工具书和工作记录本,帮助班主任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地指导开展各项学生工作,提高了我校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和精致化水平。

此外,为树立广大班主任爱校敬业、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在师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搭建班主任经验交流和师生互动的工作平台,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我爱我师——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展示及在线投票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增进班主任之间的工作交流。2015年的评选活动中,累计6万多人次参与到微信网络投票环节中,优秀班主任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工作能力在师生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传播效应,为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帮助班主任老师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准确把握学生思政工作要点,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在举办大型讲座等集体培训的基础上,学校从2014年起探索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分主题的实务培训体系。2015年初,在充分调研和探讨的基础上,学校正式启动了以“相伴成长 共筑梦想”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了十几期不同主题的培训活动,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普遍欢迎。本学期,除学校层面的班主任培训外,各院系层面也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其中,学校层面将重点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班主任工作中的特色创新。院系层面的培训则重点结合本院系工作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旨在进一步提升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覆盖面,加强学生工作中的信息沟通和有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