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师生在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等多项竞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2025年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收官。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3级学生作品在AIGC科普创作子赛中斩获3项佳绩,李佳艺的作品《一度电的故事》获得二等奖,刘郝颖的作品《灶火进化论》获得三等奖,吴瑞的作品《传统与未来的回响》获得三等奖,我院赛事组织工作表现突出,华北电力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奖”。
北京科学传播大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七部门共同主办,为科学传播领域具有权威性与影响力的赛事。2025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本届赛事设置科学演讲、科普文创、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和AIGC科普创作五个子赛事,本年度共征集作品11742件。其中AIGC科普创作大赛图片组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本次参赛过程中,我院学子以AIGC笔墨,绘中国能源华章,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担当;让绿色低碳理念借助创意破圈传播,为能源转型注入青春动能。
2025年8月,第十三届北京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成绩揭晓,人文学院网新22级宋昕阳同学获得一等奖,24级钱若溪同学获得二等奖。庞涛副教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该项赛事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已连续举办13届,是北京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学科竞赛。本届大赛共有26所在京高校提交了1359件作品,涵盖理工综合、文科、艺术等多类别院校,是在校本科生参赛院校最多、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届大赛。
2025年6月,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评审结果公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4级李雪菲同学的作品在全国决赛(本科研究生组)斩获三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的学科竞赛项目,大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发起并主办。此次“设计赋能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公益赛道共征集来自全国965所院校的19,885件优秀作品,我校师生围绕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多项优异成绩的获得,不仅展示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数字内容创作教学与实践方面的优秀成果,也体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未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秉持“重实践强能力”理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初审:庞涛
复审:陈建国
审核:梁平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