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三维聚力培育新时代有为青年
编者按: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广大学生中持续推进“时代新人培育计划”。2024-2025学年,学校以“青春奋进 能源报国”主题开展时代新人培育计划,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并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育人工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以“青春奋进·能源报国”为主线,依托支部共建和基层治理两大载体,通过理论铸魂、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三维联动,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能源报国使命。
理论铸魂:深耕红色信仰,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基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通过“行走的党史”“能源革命青年说”等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共读《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等著作,开展“读原著、悟思想、懂原理”专题读书会12场,覆盖党员160余人。通过集中授课、主题论坛、现场教学等形式,学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联合党日活动,实地感悟“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累计开展共建活动18场,覆盖党员300余人次。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深化了同学们对能源安全战略的理解。
二是创新教育载体,打造宣讲品牌。学院运用“数智赋能”手段提升工作质量,围绕党的革命征程、能源报国等主题,开设特色专栏:“行走的党史”展示学生追寻红色文化的足迹;“能源报国青年行”展现学生探访能源基地的经历;“零碳未来先锋录”展现学生凝练能源先锋前辈挺膺担当的艰难历程。学院精选一批政治坚定、理论成熟、表达出色的党员和发展对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前往领秀慧谷社区、龙泽苑东区、霍家营等社区,开展能源政策理论宣讲和双碳常识科普活动16场,发放《零碳生活手册》2000余份,覆盖居民800余人,助力社区获评“昌平区低碳示范社区”。
专业赋能:师生携手互促,凝聚奋进力量
一是推行知行计划,打造优良学风。学院制定《“免监考班级”管理办法》《加强学风建设行动细化方案》等文件,深入落实“1+1+6查寝”“学习委员考勤”“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等机制,通过国奖获得者分享、专业科目经验分享、四六级专题分享等形式,持续开展知行计划实践、知行课堂等“知行班集体”系列活动,开设学思悦享、青春榜样等系列学风推送。学院开展“立学读书会”品牌工程,党员读党史典籍、团员读经典著作、学生读专业理论。深入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广读、精读、研读。通过“读书分享会”“研讨沙龙”“师生面对面”等形式,师生相互交流、分享见解,助力师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顶层设计、“双碳”目标、低碳减排行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深耕基层调研,孵化创新研究。学院与龙泽苑街道、霍家营社区等共建实践单位,深入基层实践,开展社会调研与创新研究工作。学院创新“教师出题、学科交叉、自由组队、学生选题”模式,鼓励学生依托专业所学、结合实践调研,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如《以回天地区为例,探索社区普适化双碳教育路径》《低碳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机制研究——以回天社区为例》等。学生不断思考总结,努力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累计撰写《实现“双碳”目标的多元共治法制路径研究》《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方式——基于多案例分析》等20余篇毕业论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推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向专业调研、创新创业高质量转化,切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将“能源报国”理念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
实践育人:扎根基层一线,锤炼责任担当
一是助力基层治理,服务国家战略。学院围绕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立足双碳知识科普、能源安全教育普及、低碳社区建设及治理三维实践路径,聚焦社区基层治理难题,构建了涵盖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街道办以及社区党组织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共建机制,实现多个关键治理主体的深度协同参与,共同开创高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学院与街道签署“百生百社·创城创优”志愿行动计划,与50余个社区党支部共建“百生百社”实践基地,开展基层治理调研、社区环境整治、能源科普宣讲等活动60余场,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覆盖居民1400余人次,获多封社区感谢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了高校与社区、街道与群众间的深度互动和共赢发展,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强化实践赋能,践行能源报国。学院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能源足迹”研学活动,参观石油科技馆、航天博物馆,实地感悟能源科技前沿;与中国电科院储能所等企业共建“校企实践基地”,探索能源技术产学研融合路径。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凝练成脚本,打造10个党史宣讲案例、24个低碳社区优秀案例,用青春视角讲述奋进故事,引导广大学子躬身践行青年使命。学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4·15国家安全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国家安全与能源安全”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累计覆盖师生1500余人次,强化“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意识。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肩负时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理论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在专业实践中激发创新活力,在实践探索中锤炼过硬本领,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任务中,将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推动绿色发展、构建能源安全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初审:李啸然 赵莹彤
复审:崔灿 吴薇
审核:王集令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