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谋发展 奋楫向未来——代表热议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一)
本网讯:3月22日下午,参加学校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的全体代表进行了分团热烈讨论。校领导深入到各分团会场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与代表们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代表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围绕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及其他会议下发材料,结合本职工作畅所欲言,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第一代表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孙毅
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令人振奋。报告中阐述的华北电力大学“两重”“两新”战略布局,和即将到来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无疑是学校发展征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身为弱电学科教师代表,我尤为关注到报告中提到的“学科交叉和均衡发展”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点申报规划,这极大提振了弱电学科的士气,为后续教学科研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对学校的明天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必将披荆斩棘,稳步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电力工程系 赵小军
过去一年,学校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影响力逐步增强,科研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重大项目和课题立项实现新突破,重大平台如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和燕赵电力河北省实验室成为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加速器,必将进一步引领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学校年度工作报告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相关要求,提出了2025年工作计划,为学校各院系和职能部门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为广大教师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电力工程系将以此次大会精神为指引,凝心聚力,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努力取得更多突出成果,有力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人才培养与电气工程双一流学科发展建设。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戚银城
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立足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全局,目标明确、思路清新、举措务实。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冲击博士点,令电子系师生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的申报,既是学校抢占电子信息领域制高点的关键布局,更是服务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命在肩,更需勠力同心、实干笃行。电子系领导班子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源整合,带领全系师生锻长板、补短板,全力做好博士点申报工作,努力为学校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第二代表团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付忠广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既高屋建瓴又务实进取,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以“攻坚收官”和“应势谋新”为核心,强调“抢抓机遇、谋局布新”,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责任担当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令人倍感振奋。报告对未来的规划尤为鼓舞人心,作为一线教师代表,我深切认同报告中“加强人才培养”的理念,尤其是“订单式培养”和“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的考虑和部署。未来,我们应凝聚共识,将教代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能源转型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动力工程系 张磊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动力工程系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部署,把握“两重两新”发展机遇,聚焦燕赵电力实验室“源”和“储”方向以及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努力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大人才”;同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和服务,建强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机械工程系 丁海民
学校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众多令人振奋的高质量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影响力,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对于我们机械工程学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机械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成功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育也被列为重点支持工作之一,全体教师备受鼓舞!我系将紧密围绕教代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全力以赴开创新业绩、展现新作为,为学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代表团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王玮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在总结2024年各项事业工作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2025年工作思路,深刻反映出华电人“攻坚收官,应势谋新”的决心和魄力!当前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去年控计学院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科硕士点,学校审时度势,在报告中提出将建设人工智能微专业、支持“智能科学与技术”冲击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等部署为主要工作,这为学院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将各项准备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书写好华电人“人工智能”的时代答卷。
自动化系 翟永杰
本次教代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高瞻远瞩。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收官及“十五五”规划、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的谋划之年,意义重大,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勇担教育强国使命,聚焦“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耕细作、攻坚谋新,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共同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计算机系 王晓辉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我校2024年取得的成果,计科专业博士点的获批,为我院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篇章。在工作报告“四个抓手”指引下,我们要奋力建设“一流专业”,广泛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讨论,建设“一流培养方案”、培育“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教学资源”、谋划“一流教学成果”。充分利用好AI赋能教学方法,统筹课内、课外学时,实践“线上AI伴学”、“线下能力检验”教学理念。转变软工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软件系统的创作者、架构师,AI工作成果的评价者。
第四代表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永利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振奋人心、鞭辟入里,给我带来了“实、严、高”三个方面的感受。“实”在报告内容干货满满、实实在在,展现出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对于教学科研工作脱虚向实的工作决心。“严”在提出了未来一年在教学、科研工作的严格要求和明确的指标,展现出学校向好发展的坚定决心。“高”在对未来的任务规划高屋建瓴,学校一盘棋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步步为营,展现出学校快速发展的坚定信心。作为一名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老师,我一定立足自身的工作岗位,找准自身定位,以建校有我的态度加强为学校服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经济管理系 孟明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全方位展现了学校一年以来的建设成就,并对2025年的重要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告聚焦“两重”“两新”工作、数智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等师生关切问题,充分体现了校领导谋篇布局,锐意创新的决心。作为经济管理系教师代表,很荣幸见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今年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凸显了学校建设成果和高瞻远瞩的发展思路,相信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第五代表团
新能源学院 宫凯
本次教代会深刻展现出学校民主管理的务实与高效。学校年度工作报告的各项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尤其是新能源学院博士点申报、工人先锋号、党的建设等成绩,令人倍感骄傲。分组讨论时,代表们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实际问题,既有理性分析,也有步骤和举措,彰显了教职工的责任担当。
作为代表,我不仅见证了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在倾听与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未来,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履职,传递基层声音,立足岗位带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吕雪峰
通过认真学习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中的内容,深感学校对育人工作的深刻思考与务实推进。报告中完善 “大思政” 育人格局、推进精品思政课程建设等举措,彰显了学校对思想引领的重视。通过“能源报国”系列活动及多项荣誉斩获,可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效;本科教育教学从专业动态调整到教育数字化转型,再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每一项举措都紧扣时代需求,特别是 “项目制”“科研训练导师制”等,为学生成长搭建多元平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博士招生指标增长等成果,更体现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系统谋划。这些改革实践不仅让我看到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追求,也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需紧跟学校改革步伐,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深耕细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薇
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内容充实、成果显著。学校2024年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2025年各项工作的强大信心。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中的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提及拓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实质性落地,环境学院的老师们在这几年工作中也一直努力在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渠道,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期待环境学院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引导的校企合作中。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充分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学校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和优化招生培养机制,为环境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舞台。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周爽
通过学习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在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的坚定步伐。报告总结了学校在党建、学科、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提出了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体现了学校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我深感使命在肩,未来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学校治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谢红
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在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切合学校实际的九项工作任务,任务点面结合,目标明确,催人奋进。 感触最深的是,学校高度重视国家“两重两新”带来的战略机遇,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发展上到一个新高度,作为院系,应该深刻领会国家这一战略安排的最大意义和目标,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站在实现学校和院系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制定出高起点、高质量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十五五”规划。
第六代表团
数理学院 王雷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令人深受启发、倍受鼓舞。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作为数理学院教师,我们将积极响应报告号召,努力转变教育理念,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在学科建设上,充分发挥数理学科基础作用,为新型能源电力学科体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学校迈向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台阶。
体育教学部 张晓栋
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学校过去一年的工作,展现了学校在党委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凸显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蓝图。今年,体育教学部已成功申请体育硕士点,未来将充分学习报告的规划政策,在教育教学改革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学科建设,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通过提升学校师生身体素质,以“学、赛、练”为抓手,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助力师生实现健康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数理系 李鹏
今天听了毕天姝校长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看到学校过去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倍感振奋。毕天姝校长在2025年工作重点里面提到,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数理基础课程改革,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学时。这对我们数理基础课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我们会认真研讨,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数字化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部(保定) 云欣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内容严谨、高度凝练,精准把握问题关键,其中提到“构建数智化教育教学新形态”。数智化教学在理论课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但在体育等实践性课程中面临挑战,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评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体能状态,以及如何平衡传统训练与智能设备的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在探索构建“任务牵引,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投入,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提升师生健康水平。
科技学院 门万杰
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客观务实,字里行间体现了学校的信心和决心,让我深深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报告催人奋进,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下一步我们必将铆足劲、奋勇争先,努力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初审:陈昀睿 唐烨
复审:卜叶蕾 王万雨
审核:张顺涛 王家 王晓霞 周泽
责任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