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中国电力报】种桃育李绣华章 薪火相传耀电光——华北电力大学建校65周年发展纪实

d0ed1fa6ba86431302d7116434273b2.png

10月28日,华北电力大学成功举办建校65周年高质量发展校友研讨会和校友院士专家论坛。

65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始终同中国电力事业同频共振,主动承担起为国家能源电力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责任,始终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使命,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向而行,绘制了行业特色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华北电力样本”。

党建引领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一部华北电力大学的办学史,也是一部党建引领、扎根中国大地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电力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当时支撑电力事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力量却极度匮乏。在党的关怀下,服务于新中国电力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的前身——北京电力学院于1958年应运而生。

1959~1978年,学校几经辗转,始终在曲折和逆境中守初心、担使命,为国家能源电力领域填空白、求突破。1978年,华北电力学院与祖国一起迎来发展的春天,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各项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掀开了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进入新世纪,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决扛起新时代高水平大学改革发展的责任和担当。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有2个院系、5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2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名研究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说,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任务,关键要推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通过党的建设引领高校发展方向始终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相统一,使学校的目标任务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服务国家战略

践行华北电力担当

“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已成为华北电力大学一路走来的鲜明标识和亮丽名片。

杨奇逊院士团队研发出我国首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刘吉臻院士团队为火力发电装上“智慧大脑”,杨勇平教授团队研发国际上首个适用于多温区与含硫含砷等复杂烟气的新型平板式高效SCR脱硝催化剂与成套生产技术……一代代华北电力人创造了数个载入中国电力建设史册的“第一”。

作为电力创新的领航者,华北电力大学实施“国字头”战略,孕育了一批国家级科研成果。大型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特高压工程关键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学校仿真系统支持的“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应用于“神四”“神五”“神六”,为国家载人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华北电力大学承担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课题4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30余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北电力大学积极顺应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新态势、新走向,准确识变、勇于求变,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能源电力工业需求的高质量办学体系,大力实施学科专业拓新、人才培养提质、科技创新登攀、开放合作升级、高端师资汇聚、零碳校园建设“六大行动”,努力承担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使命。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说,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使命和担当,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的要求,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储能与氢能等研究方向,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聚焦铸魂育人

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首要职责。建校65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培养了一批批怀揣理想、奔赴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杰出人物。

2020年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2020级博士研究生黄玉晶作为学生主研人,有幸参与到科技冬奥重点课题中。为了在高寒环境下把供电可靠性从“4个9”提升到“5个9”,他和小伙伴们奋战了700多个日夜。每当项目遭遇瓶颈,导师刘念就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做的是服务国家的大事,难是难,但难才有价值!”最终,他们突破了信息—物理—社会协同的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成功实现冬奥赛区99.999%的高可靠供电。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坚持“五育并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了全国首个氢能专业和首批储能专业,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华北电力学子在“挑战杯”“互联网+”及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34项、省部级奖项426项。

建校以来,先后有30余万华北电力学子怀揣理想,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从雪域高原到沿海特区,从长白山脉到岛礁渔港,不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还是祖国最遥远的南海三沙变电所,都有他们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身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困境中诞生、曲折中前进、奋斗中崛起、发展中辉煌的光荣岁月,铭刻了华北电力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光辉历史,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原文链接:种桃育李绣华章 薪火相传耀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