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自动化系与中核设计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

本网保定讯:7月4日,中核高效智能化焊接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启用及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仪式在河北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举行。中核集团科技委核工程专委会主任韩乃山,中核二三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凯,中核二三工会主席徐涛,中核设计党委书记、总经理常海军,中核设计总工程师、中核高效智能化焊接重点实验室主任冯英超,中核设计数字化焊接研究中心主任孙秋阳,自动化系党委书记王博超、学术带头人翟永杰以及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徐涛主持。

范凯在致辞中表示,中核高效智能化焊接重点实验室作为中核二三的技术支撑和中核集团的焊接技术平台,在核产业链的焊接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强调,公司未来要继续依托保定的技术资源,深化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核电焊接技术生态链。

冯英超详细介绍了中核高效智能化焊接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该基地涵盖研发实验中心、智能焊接装备生产中心、质量检验中心和人才培养平台等四大功能机构,通过“基地建设-技术转化-生态辐射”三级机制,打造核领域最大的智能焊接创新载体。

王博超、常海军分别代表双方单位签署了“共建具身智能焊接装备联合实验室”协议和“华北电力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根据协议,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核工程安装焊接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围绕具身智能焊接装备技术研究、焊接过程自动化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研发、具身智能焊接装备的标准化与安全评估体系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合作;研究生培养基地将接受我校选派的研究生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专业实践,公司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课题研究。

image.png

王博超、韩乃山为“华北电力大学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此次共建是自动化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新突破,进一步打造了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今后,自动化系将探索校企合作在教学、科研、产业方面的双向赋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初审:王祝  董佳倩

复审:  石立宁

审核:王博超

责任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