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四维”发力筑牢学风建设根基
编者按: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广大学生中持续推进“时代新人培育计划”。2024-2025学年,学校以“青春奋进 能源报国”主题开展时代新人培育计划,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并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育人工作。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聚焦“能源报国的水利青年担当”,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从“思想领航、精准指导、制度建设、实践育人”四个维度,开展系列学生工作品牌活动,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成效。
思想领航把牢学风建设之舵
一是思想引航。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在学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开展“学者引航”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和知名专家教授讲授专题思政课,开展国情、校情和行业情况宣讲,引导学生勇担时代使命。
二是名师引路。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连续四年为全体本科新生配备成长导师,实现了本科生导师全覆盖,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师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三是榜样引领。开展“榜样引领”系列经验交流会2场,覆盖学生157人次,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校友代表为低年级学生传经送宝,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指导抓好学风建设之基
一是常态化抓课堂出勤。每学期开展学风督查专项行动,组织学院领导班子、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课堂、考场、学生宿舍,学生课堂出勤率、抬头率有显著提升。
二是个性化抓学业辅导。每学期全面清理必修课挂科学生名单,持续推进学业辅导工作,选聘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学业辅导员,与学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年累计开展学业辅导200余次。
三是严肃化抓考风考纪。加强诚信教育,考前要求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强调考风考纪,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每场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强化考场纪律,学院副书记、辅导员进行巡考,上学年实现考试0违纪。
制度建设强化学风建设之力
一是家校协同育人制度。每学期通过一对一线上联系,密切联络挂科学生的家长,向家长解读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学情分析,定期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综合表现,齐抓共管,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二是以教风促学风制度。全面加强教风建设,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情感,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要求任课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反馈给辅导员,加强对学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帮扶和引导。
实践育人巩固学风建设之效
与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公司、北京华电水电有限公司、北京市水科院等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依托院企共建,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高素质引才。
组建“水利报国 抗洪利民”门头沟洪涝现状调研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水利振兴,深入开发2项软件著作权,实践成果获评北京市二等奖,实践案例荣获“时代新人强国行”首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优秀案例。
通过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学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学院本科生挂科率从15%降低到10%左右,学风逐年向好。学生就业率、深造率和深造质量大幅提升,2024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深造率均位居学校前列,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初审:宋辉斐 赵莹彤
复审:周爽 吴薇
审核:王集令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