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红旗渠联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落实好学校党委“攀峰行动”部署,5月16日至18日,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45名党员教职工赴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 勇担新时代使命”主题学习培训。

开班仪式上,红旗渠干部学院纪委书记王晨钟致欢迎辞。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蒲沿洲对全体学员提出要求:要高质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深刻学习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要义;要严肃纪律、树好形象,确保学习培训安全、顺利、有序进行;要深入思考、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动力,切实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随后,王晨钟向培训班学员代表授旗。

在红旗渠纪念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回顾了林县人民“十年磨一剑”的壮阔史诗。详实史料生动再现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在悬崖绝壁间凿出1500公里“生命长渠”的奇迹。学员们深切体会到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精神丰碑。

在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前,学员们亲身感受了当年300名青年突击队员以血肉之躯攻克坚硬岩壁的艰辛。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育人实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投身教学科研。

活动期间,学员们集体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和《巍峨山碑:杨贵篇》,影片中“凌空除险”“铁姑娘队”“父子兵”等场景令各位学员热泪盈眶,对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采访让学员们了解了红旗渠工程的决策、建设全过程,从杨贵书记身上看到了党员干部的人民立场和责任担当。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王升飞感慨:“红旗渠建设者用双手创造奇迹,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科研攻关需要的品格。”

在谷文昌生平事迹展与扁担精神纪念馆,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四有书记”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公仆情怀,以及石板岩镇供销社职工数十年来用一根扁担架起党群“连心桥”的感人故事。

活动最后一站,学员们走进殷墟博物馆,通过甲骨文、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系统了解了我国三千年前厚重灿烂的中原文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郑如秉感叹:“从殷商文明到红旗渠精神,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这正是我们立足世界的底气。”

本次活动以实地参观、情景教学、音像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让学员们沉浸式学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两院教职工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事业,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初审:靳周 郑如秉

复审:赵珥希 武昌杰

审核:李林 蒲沿洲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