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2023级学生党支部组织“传承确山红韵”实践团赴确山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27日至30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2023级学生党支部组织四名同学,成立“传承确山红韵”社会实践团,由辅导员童保磊带队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实地采访为纽带,串联红色教育、基层服务与精神传承,在确山大地书写青春担当。
实践团立足确山县域,搭建支部与确山之间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的桥梁。实践团走访两位百岁抗日老战士臧海龙与经厚,并记录其光荣事迹。两位曾服役于新四军第五师的老战士,带领实践团成员回顾烽火岁月中的战斗历程,讲述枪林弹雨中传递军令、绝境中坚守阵地的革命往事,其“将青春献给祖国”的殷切嘱托,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值此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赴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深入学习抗战精神。循着时间脉络,回望杨靖宇将军从投身革命到血沃白山黑水的峥嵘征程,将军“忠贞报国、宁死不屈”的铁血丹心,化作穿透岁月的精神火炬,深深烙印在每位成员心间。
从县域到乡镇,实践团深入竹沟镇溯源红色根脉。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全体成员列队默哀、敬献鲜花,清扫陵园、擦拭90余座烈士墓碑,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忠魂精神。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重温竹沟作为中原抗战指挥中枢的峥嵘历程,结合抗日老战士的故事,梳理新四军豫南战略转移的曲折脉络,深刻体悟竹沟精神跨越时空的力量。在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青砖灰瓦间,斑驳墙垣与旧式陈设,实践团深刻体悟中原局在革命洪流中的关键坐标,由衷敬服先辈运筹帷幄的智慧与披坚执锐的胆魄。
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振兴乡村就必须扎根基层一线,实践团来到华北电力大学对口帮扶的确山县朱李庄社区走访调研,切身体会驻村工作。华北电力大学驻朱李庄社区第一书记魏天雨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朱李庄社区的大致情况,带领实践团实地考察社区的90亩花生实验田,见证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实效;慰问某贫困户,通过深入交流传递关怀,践行青年服务群众的责任。此外,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为朱李庄社区小学开展绿色电力知识科普支教活动,以生动形式普及新能源知识,活动获驻马店市电视台采访报道,团队后续将持续依托学院资源助力社区小学开展线上云支教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以确山红色资源为依托,让青年学生在行走中淬炼信仰、在服务中增长才干。下阶段,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2023级学生党支部将持续深化支部共建,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实践育人长效化,激励青年赓续红色血脉、投身强国伟业,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华电青年的好成绩。
初审:童保磊
复审:董怡冰
审核:孙清磊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