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华北电力大学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项目完成建设任务

近日,由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助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华北电力大学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已完成建设。该项目旨在服务国家和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推进非学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实施的重要举措。任务涵盖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等五大重点领域。2023年任务启动以来,我校申报的非学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入选,成为学校在该领域首次承担的重点任务。

图片1.png

作为首批入选改革试点的高校,学校围绕建设目标,在非学历教育体系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国际化拓展和数字化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鲜明能源电力特色的创新实践成果。

构建能源电力特色培训体系,精准服务行业需求。学校立足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通过系统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非学历培训项目。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开展非学历培训310期,培养6.1万人次,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了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服务。

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学校通过深化与校理事会单位合作,建立华电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等创新平台,将产业需求直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项目建设期间,市场合作企业规模近300家,累计培养理事会单位学员4万余人。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学校在印尼创设2个海外“华电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发起“中国-中亚能源电力创新联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新格局。

打造高质量教学生态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实施“理论讲解+角色扮演+仿真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精准服务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在电力交易等专业领域创新推出“理论+仿真+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获批中电联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形成培训、评价与竞赛联动的育人新生态。

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学校搭建集管理、教学与资源于一体的继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高端智慧演播室。项目建设期内,开发数字课程688门,平台学习人数超1.2万人,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建设目标,有效缓解了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最突出的时空和工学矛盾。

学校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和体系建设,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行业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华电经验”。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初审:颉 倩

复审:贺斌生

审核:王子杰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