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华北电力大学学子扎根社区传非遗 童心绽放七彩假期
7月4日至11日,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非遗筑梦·童心绽放”暑期实践团深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清山公爵城社区,面向百余名少年儿童开展“七彩假期”实践服务。此次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文明生活、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七大主题,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首日,实践团以党旗、国旗演进历程为轴线,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感受国家历史的厚重与庄严;又将历史纵深与“时代楷模”故事相融合,在聆听钱学森归国报国、苏炳添赛场突破等事迹后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五星红旗,引导孩子们理解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10岁的高同学在亲手制作五星红旗后兴奋地表示:“原来国旗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有特别的意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成为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剧再现榜样事迹。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小朋友完成游戏任务。
“地震来了!快躲进三角区!”在模拟地震场景中,孩子们迅速弯腰低姿躲在课桌旁。在动画演示避险要点后,实践团成员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学生们化身安全员,全程指导动作规范,组织孩子们迅速躲到课桌下、护住头部;在模拟火灾现场,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通过烟雾通道。社区刘书记也反馈道这种体验式教学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孩子们回家后还能复述逃生步骤。在心理疏导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勇敢地写下自己的烦恼并投入“知心信箱”,志愿者们耐心倾听、积极回应,帮助他们释放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镂版印花工作台前,小朋友们屏息按压模板,蓝靛渐次晕染成花鸟纹样。“原来一块布能‘讲’这么多故事!”孩子们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图案,再通过拓印将作品转移到布料上。“我刻了一朵荷花,老师说荷花象征高洁,我要把它送给妈妈。”六年级的宋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时,眼中闪烁着自豪。书法课上,墨香萦绕间,孩子们提笔书写“自强不息”与“少年强则国强”,感受汉字的韵律美。“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垃圾分类竞技赛中,孩子们快速将卡片投入对应垃圾桶。模拟交通岗亭上,“小交警”用手势引导“行人”通行。在“七七事变”纪念环节,警报声响起时全场肃立,历史责任感浸润无声。志愿者通过“中国拼图大挑战”引导孩子们快速拼接省份模块,在竞争与协作中熟悉疆域轮廓与地理方位;智能地图展示环节则以动态影像呈现高铁网络、生态工程等科技成就,孩子们惊叹于“北斗导航如何指引农田灌溉”“5G基站如何覆盖雪域高原”。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朋友展示并讲解疆域图。
“快乐学习”主题聚焦高效方法培养,通过趣味游戏化抽象为具象。在“翻翻乐记忆游戏”环节,孩子们分组竞赛记忆节气卡片,8岁的赵同学准确背出“立夏”“芒种”顺序后欢呼:“像玩闯关一样,记东西变简单了!”舒尔特方格训练中,孩子们需快速定位数字,有效提升专注力。魔方故事会高潮迭起,小朋友随机抽取“火箭”“海洋”关键词,11岁的孙同学即兴编织科幻冒险:“我编的故事里有外星人和海底城,学习太有趣啦!”实践队员谢同学总结,游戏机制暗含“输入-加工-输出”的科学学习闭环原理,将记忆、专注与表达融为一体,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图为小朋友认真泥塑建筑长城。
青花瓷工作台前,孩子们用棉签蘸钴蓝色颜料,在素胚上勾勒缠枝莲纹。“要像写字一样提按转折。”志愿者在示范传统笔法时强调。民族服饰创意区,彩笔颜料在纸张上碰撞传统服饰,蒙古族镶边、苗族银饰等元素被孩子们大胆混搭。建筑设计部分,孩子们更是创意满满,一栋栋奇特建筑在一双双小手下“活”了起来。最后一期的“艺术素养”活动引领青少年走进民族服饰、建筑艺术与青花瓷的世界。用现场指导老师的话说,那便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