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有息
我的家乡是一座以煤闻名的城市,提起我所居住的小镇,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深入地下的露天矿坑,是时常在国道上排队前进的大运重卡,是塞满煤炭后用篷布和绳索封口的货箱,是从车斗倾泻而下的煤渣,是被煤尘覆盖而变得黢黑的枝丫。仿佛只要想到这座小镇,空气中就马上扬起煤尘,落在你的鼻尖和两颊,将你变成花猫。
但其实,我眼中的小镇,拥有更生动的一面。
清晨的微光穿过雾层,被空气中弥漫着的小水珠折射,撒向小时候记忆中的小镇。那时父亲喜爱拾掇自己的小菜园,总是天蒙蒙亮就牵着我穿梭在路边各个贩卖菜苗的小摊间,阳光将大爷、婶婶的皮肤晒得黝黑,泥土与流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道道沟壑,但每个小苗的身姿都舒展挺拔,显得生机勃勃。我时常抓着父亲问来问去,正因如此,即使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钢筋水泥中,我也能对作物的幼苗有所了解。母亲总爱拉着我到商业街买衣服,每逢节日,商户就会把衣服摆到街面上售卖,汇成一道长长的“衣服河”,母亲就像领航员,带着扎小辫的我乘风破浪,穿梭于叔叔阿姨的吆喝声中,每个人都扬着笑脸。
再长大些,小镇的各种设施更加完善,许多道路渐渐出现,许多高楼拔地而起,居民区也层层外扩,节假日的街上也更有了“人气”。由于读书的原因,我半年才能有一次回家的机会,每次回家小镇都会换上新装。仍记得那时临近大年,夜色中,大巴渐渐接近远处那个泛着光的城市,收费站两侧挂上了一串串红彤彤的小灯笼,驱散着丝丝寒意。进到镇里,道路两旁的路灯上挂着让人耳目一新的装饰灯,每条街道样式各不相同。被雪压着的枯枝也绽出瓣瓣镭射的“花朵”,结出颗颗菱形的或圆形的“果实”。向上看,条条灯带从高处穿过,两头系在路灯杆上。许是灯光太过耀眼,又许是思念太过强烈,我红了眼,泪水花了脸,别过头忍住不去打扰同学们的笑颜。
今年的国庆更是可以用盛大来形容,新修好的悬索桥两侧挂满了红旗,劲风一过,红旗猎猎作响。小镇新开通了旅游专线,从火车站可免费到镇内的任意一个景区,路上的出租车10公里内也都免费。还记得当时在开封念念不忘的打铁花,如今也在小镇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歌唱、舞蹈表演每晚都在上演,笑意爬上每个人的脸。
洋洋洒洒写下这么多文字,道不尽我内心的惊艳,最后,千言万语我只想汇成一句话:
作为小镇的孩子,我很幸福;生活在我的家乡,我很幸福;看着它一点点成长,我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