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河青新闻网】科技启迪 创新未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科技教育课程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7月15日至16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走进顺平县中粮希望小学,面向学生开展以“科技启蒙、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系列支教课程。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为乡村儿童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一扇窗。

智能初识,趣味启蒙

在人工智能科普课堂中,志愿者结合动画短片和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认识AI的基础概念与生活应用,激发他们对前沿技术的好奇心。通过AI绘画工具,孩子们用语言构思图像,由系统即时生成作品,课堂氛围活跃有趣。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介绍AI的基本概念

职业启航,梦想起芽

围绕“职业大发现,梦想在发芽”主题,志愿者设计了职业猜图、黑板绘画、梦想卡片制作等多个环节,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随后通过AI图像生成工具,还原“梦想中的职业形象”,为孩子们提供了直观的想象支撑,增强了自我认同感与目标意识。

图为小朋友正在描绘梦想职业

知史明志,科梦传承

在“科学人物”主题课堂中,实践团结合伯努利原理实验及“两弹一星”历史内容展开讲解,通过视频引导和绘本阅读,帮助孩子们理解科学探索背后的付出与意义。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作答,积分排名靠前的学生还获得了小礼物奖励。课程最后,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科学梦想与感悟,表达对科学家的敬意。

图为孩子们书写对科学精神的深刻感悟

直观演示,感知科学

7月16日的科技实验课从天文现象到现代光学,涵盖多个领域。通过“日地月模型”的动态演示,孩子们直观理解了日食、月食、月相变化等自然现象;“明轮船”装置则展示了机械动力的原理;“全息投影”体验更让孩子们首次近距离接触立体影像技术,提升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感知力和探索欲。

图为小朋友在制作太阳能卫星模型

此次系列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讲授形式、动静结合的教学设计,推动科技知识在乡村课堂落地生根,增强了孩子们的科技认知、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未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将继续以科技育人、服务基层为己任,在支教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多融合科学教育与社会关怀的有效路径。

原文链接:科技启迪 创新未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科技教育课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