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中国青年网】华北电力大学学子深入红色教育基地与社区开展抗战精神传承实践

“站在这些实物面前,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坚守。”“经世赤心”实践团一名成员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后这样说道。

据悉,7月,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经世赤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实践团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河北省保定市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并深入保定市军学社区、亢龙骏景社区访问、宣讲。该团队通过文物参观、场景体验、故事讲述和模型展示等形式,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抗战历史教育。

走进抗战纪念馆,在历史现场感悟民族记忆

7月上旬,实践团抵达位于北京市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庄重肃穆的展厅中,团队成员集体参观了“全民族抗战”“日军暴行”“人民战争”等主题陈列。锈迹斑斑的枪支、发黄的战时日记、真实的历史影像以及大量战时实物,全面再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血与火。队员们缓步于各展区之间,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记录,在多件一级文物和复原场景前深入交流。

11111.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战纪念馆内认真聆听讲解。

保定革命纪念馆以保定为轴心,辐射华北地区抗战史实,收藏有大量地方抗日武装的文献、实物与照片。在该馆,团队成员重点学习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过程、白洋淀雁翎队事迹以及地道战等经典战例,并结合电力大学专业背景,特别关注和梳理了抗战期间电力设施保护与军民用电支援的历史脉络。

深入社区,开展红色文化普及化教育

带着从历史现场汲取的感动,实践团走进保定市的军学社区、亢龙骏景社区等,开展以“红色故事会”“国防模型展示”“打靶模拟”为主线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在军学社区活动中心,实践团面向30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组织了首场宣讲。队员们以“英雄在身边”为切入点,结合保定本地抗日英雄如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通过情景短片、互动提问等方式,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勇气、责任与和平的含义。“哥哥姐姐讲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河北小学一名小学生在主题故事会后说,“我以前只知道王二小这个名字,今天才知道他和我差不多大,却做了那么了不起的事。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勇敢。”

2222.jpg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为孩子介绍国防模型。

在亢龙骏景社区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组织了国防模型展示与互动体验环节。队员们准备了多种坦克、战机、军舰等模型,由团队成员协同专业指导,为孩子们介绍国防基础知识、模型构造原理,并延伸讲解现代国防与抗战历史的联系。“这是什么坦克?”“它最快能跑多少?”孩子们聚拢在展台四周踊跃提问,实践队员一一解答,并鼓励大家动手参与模型组配,在操作中理解科技与国防的关系。

3333.jpg

图为孩子们参与国防模型互动体验。

社区负责人苏波全程参与活动后表示:“大学生走进基层,用年轻人的语态和方式讲述历史,效果远超预期。既教育了孩子,也感动了家长。这是一堂真正‘行走的思政课’。”

4444.jpg

实践团成员在亢龙骏景社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多年来持续推动红色实践教育常态化。“从历史场馆到社区街道,变的是场所,不变的是精神的传递。让红色记忆走出书本、走进生活,是我们这次实践最大的愿望。”实践团队长在总结中谈到。(通讯员 冯旭 李淏 赵灿)

原文链接:华北电力大学学子深入红色教育基地与社区开展抗战精神传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