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鉴往知来 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大会在全国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共鸣。
伟大胜利彪炳史册,凝心聚力再启新程。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不忘历史 开创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最美教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荣方感到热血沸腾。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余敏明感慨,威武雄壮的阅兵,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首次集中亮相,尽显国之威严、军之雄壮,极大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
伟大旗帜指引前行方向,历史丰碑映照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了磅礴力量。”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说。
“在观看阅兵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姿飒爽、斗志昂扬。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个‘小我’撑起‘大家’的责任。”广场合唱团成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董隽阳感慨。
赓续传承 精神长存
9月3日上午9时,广西钦州,中小学师生统一着装,以最庄重的姿态观看纪念大会直播。钦北区板城镇高龙小学五年级学生杨坚和的母亲一大早就来到学校和孩子一起观看直播。“一次共同观看、一句‘中国真棒’,就能让爱国的种子生根发芽。”
这场纪念大会,亦是一场生动的“大思政课”。
“抗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从未消逝,这些曾发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的动人故事,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珍贵的‘教材’。”湖南省邵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恒荣表示,要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思政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教育之为,培养更多不忘来路、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着力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湖说。
矢志不渝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纪念大会结束后,现场师生呐喊出铿锵誓言,彰显出青春力量与责任担当。
天安门广场上,北京科技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王宗贤作为广场合唱团的一员热泪盈眶:“抗战先辈在血与火中锤炼出不畏强暴、团结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当传承的力量,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科研教学,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高端装备材料等领域持续创新。”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丁文红说。
雍大利是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的一名教师,阅兵刚结束,她已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学生们,“回去会继续带着孩子们好好学习、好好训练”。
80多年前,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师生们在抗战烽火硝烟中西迁恩施坚持办学。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姚江林表示,今后,学校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教育引导师生“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全国优秀教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朱红表示,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关注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天安门广场上,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李子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幸福和自豪:“每一句答词、每一声口号,都响彻云霄,那是我们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
曾几何时,在民族危难时刻,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以生命为笔、以信念为墨,在历史长河中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而今,中国人民用血肉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并未因时间流逝而褪色,而是穿越时空、融入血脉,成为激励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能实现!
原文链接:鉴往知来 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