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中国网】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华北电力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实践系列活动

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攀科技高峰,号召各行各业矢志报效祖国,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自2025年7月以来,通过理论研学、实地参访、科技展示、爱心帮扶、互动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高校院所、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团中央社会实践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人群超2300人次,整体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和社会反响。

团队组建伊始,指导老师葆宗霖精心组织召开了“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讨会暨学生骨干培训会,带领团队全体成员和院系学生骨干近40人系统学习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和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两弹一星”内涵及精神,同时学习华电“院士小屋”精神。在此基础上,团队制定了“理论宣讲+科技展示+互动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为开展宣讲、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教育科技领域,宣讲团率先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内组织宣讲,带领学生们系统回顾我国核工业从“两弹一艇”到“华龙一号”的三大发展阶段,通过学习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事迹,理解掌握“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宣讲激励电力学子坚持传承能源安全文化、投身电力事业科技报国。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团队开展“戈壁深处的‘万年承诺’”主题宣讲,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甘肃北山科研工作者扎根荒漠、投身核工业发展的感人事迹。在贵州中国天眼南仁东纪念馆,团队面向小朋友们开展科普宣讲,通过讲述“两弹一星”元勋和南仁东团队的奋斗故事,将红色基因与科技发展融合贯通地呈现,激励小朋友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将来投身科技事业发展。

团队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能源电力科技事业。在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团队打造“核电工匠”专题讲座,邀请核电企业技术骨干分享“华龙一号”研发故事。在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团队结合“院士小屋”精神,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在简陋条件下实现科技创新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在电力制造领域“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当代传承。在泰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组织“电力装备与国家安全”主题研讨,组织学生们深入感受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脉搏。在国网卫辉市供电公司,团队将“两弹一星”精神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完美融合,立志为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创新构筑绿色智能电网而努力奋斗。

在服务社会层面,团队走进保定市金辉养老院,策划“岁月留声,精神永传”特别活动,在和老人们交流中回顾学习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同时给予老人们陪伴与关怀。在雄安新区容善社区,团队打造“移动科技馆”,展出“华龙一号”模型、核燃料组件等展品,并配备智能讲解机器人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科技之旅。在保定市青少年宫,团队举办“‘人造太阳’的前世今生”科普活动,为小学生们点亮科技星空并进行了难忘的精神洗礼。在保定市儿童福利院,团队通过“两弹一星”红色故事讲述、知识交流问答和户外素质拓展等形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生机勃勃的红色种子。

团队深入各行各业创新开展特色宣讲实践。团队为交通运输部门定制“安全文化工作坊”,将核工业“四个凡事”原则转化为交通安全口诀;团队在工商银行用“两弹一星”精神进行灌溉滋养,通过模拟电信诈骗场景提升群众防范能力,在守护人民财产安全上做出新的贡献;团队深入三甲医院开展“医者仁心”案例研讨,让“两弹一星”精神在医疗战线上焕发新的活力;团队还积极通过街头采访、问卷调研等形式,加强各地人民对于“两弹一星”的认识了解,并积极讨论“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

赓续精神火炬,奋进崭新征程。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大力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将“两弹一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有效影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群体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立足本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为推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供稿人:王夕予 葆宗霖)

原文链接: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华北电力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实践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