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故事
华电故事

携一抹墨香行走此间

 

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上了古风,喜欢上了古诗词里的江南烟雨。淡雅脱俗,没有当今的灯红酒绿;清新宁静,没有现在的浮躁喧嚣。一句一诗,或淡如清茶,或美若夏花;一词一赋,或悲似烛泪,或愁比秋霜。在这个最懵懂的年纪,我在想象着,那时青年男女们的模样,想象着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若隐若现的美。

于懵懂未懂时,说那时的古韵,虽然不能明了其中的深意,但是只观其文,品读其中的一抹浮华,便足以明媚一整段少年时光。年少的心中总是怀有对狡童静女的期许。或是在八月采莲时,于湖心处,“鷁首徐回,兼传羽杯”,见采莲女子们长长的发丝随风飘荡;又或是在雨后的屋檐下,看布满青苔的砾石,盈满双目的都是绿肥红瘦之景。在芭蕉掩映的朱红小门中,依稀可见优雅难言的女子在轻移莲步,妙不可言。

人们都说,天地一瞬,行走之间不得要领,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够感受此间的无奈和伤怀。曾经终日练习写作,然而不见行文之间有所长进。但是无间冬夏,寒暑易节,笔耕不辍,方才知道自有一股气质已悄然入髓,不知不觉中已默默升华。对于诗词的感受也已经大不相同。

现在再读诗词,又一次遇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值少年,本以为永远不能体会天光云影的境界。但是,千年的沉淀却让我在鲜衣怒马、血气方刚的年纪,体验到夕阳西垂时的通透与闲适。

偶然品读一些“穿花蛱蝶深深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句,不由得心生感慨,唯美的意境,一定不是刻意追寻就可以得到的。想来古人在创作的时候一定是心无旁骛,痴迷于眼前的风景,才在偶然之间,于脑海中闪现几句妙语,就把它们记录下来。虽不曾细致雕琢,亦不曾反复推敲。可是,妙手偶得的佳句示之后人,就如同亲历了一样,虽简单如初,却依旧能够深入人心,引人入胜。

而今的我,好想点一盏明灯,在华灯初上之时,偏居一隅,观古人妙语,枕一缕墨香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