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颂冬绥
在自然规律的造化下,我们生活的冬日总是黑夜漫长,我们身处的冬季总是寒意侵人。感官替我们定义了冬,可感性却让我们去重新定义冬。
初入大学,倏地便迎来了冬天。“一个人生活难免有些困难。尤其在异地,还是在冬天。”难以适应的气候,已在冰冷窗前呵气成霜中全数展现。忆及北风呼啸,家人倚门而望的日子,曾经的冬有着未曾牵挂于心的属于家的温度;而如今的初遇冬雪,却也远非想象的浪漫非凡。“初雪已附地,晚风仍积威”,漫天飞雪中,有人成双入对地相知温暖,有人一腔孤勇地冲入雪中,而刚刚走出教学楼的自己,惊喜之余,心中却有着对这些人的艳羡。当眼底投下一圆形的阴影,举目之时,映入的是一抹温柔的笑容,身边是一把伞的遮蔽。当两个陌生人相遇在同一把伞之下,这一场关乎温度的邂逅,便成了一束光,洒向这漫漫冬夜。而这场初雪,也似乎给予了冬新的定义。
奥维德说,姗姗来迟的乐趣令人愉悦,寒冬腊月我们盼阳光,酷暑盛夏我们觅阴凉。幸运的是,于我,这一束冬日光亮的乐趣,并非姗姗来迟,而是,不期而至。也正因如此,在对冬的定义中,一种难言的情感也改变着我对冬的感性理解。
我爱冬日里的暖阳,就如同我爱黑暗中的光亮,它们给予人嘴角上扬的力量。虽说动物冬眠,树叶凋败,异地之冬,陌生又寥落,仿佛一切都隐在漫长的影子中。可一次室友的生日同庆,当一屋子异乡人共同沐浴于一夕蜡烛的跳跃火光中时,我瞬间感受到往昔与当下交织在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暖光亮中。这也是一场温暖的邂逅。虽然冬不免会被定义得有些冷漠,可感官上的定义并不能代表什么,就如同天气预报中说今年有个冷冬,可在这光亮里,善良与善良相遇,温暖和温暖并存,全身涌动的未名之物,已给了冬新的注解。
四季轮回,它们各有各的来意,各有各的韵味。寒风中我们害怕跌落,暗夜中我们焦虑生活,其实可怕的并非冬日寒冷,而是季候中心灵的冬日。陌生的善良,带来的不仅是一刻的帮助,更是漫漫冬日中能够照进生命的一束光亮。人们常言冬天寒地冻,不近人情,可它却封冻住光亮的记忆,并完整地照亮生命的每一个冬日,清晰可见,光彩夺目。
人们害怕寒冷,害怕黑夜,害怕孤独,总在忙忙碌碌地追求什么,可所求也不过是漫漫冬日的一丝温暖,一抹光亮,一份温情。而温度、亮度,这些不带有具象色彩的词语,却丈量出不同人在同一个冬季中不同的冬天。
谢谢曾照亮我的人们啊,感乎于严冬,动乎于温情,岁末将至,敬颂冬绥!